1.杜牧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有哪些

2.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句有哪些

3.金乡县的地理环境

4.斗鸡的选种和比赛规则

5.第一次的七夕节是什么时候?

6.关于少字的诗句

成武天气_成武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

中医关节病研究资料(Water版)3

中医翁-Water

博闻深思,孤独求败

来自专栏中医专病研究资料

《邓占元医萃》

63页,痹症

{18}

王XX,男,40岁,工人。

患者十天前雨中赶路,全身被湿,回家后即感不适,身痛紧如裹,未引起注意,照常工作,一日前突感腰腿酸痛难忍,牵连右臂部及右腋下,动则疼痛加剧。今晨来诊,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体胖大,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此属寒湿痹证,治以祛寒止痛、活血通络,用程氏蠲痹汤加减:独活12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元胡12克、制乳香10克、秦艽10克、川牛膝10克、青风藤12克、松节15克、甘草6克,四剂。

二诊:服药后腰背酸痛大减,但右膝关节仍感痛楚,右下肢不能伸直,伴酸麻无力。药已中病,击鼓再进:秦艽10克、桂枝6克、麻黄4克、杏仁10克、制乳香10克、赤芍10克、松节12克、川牛膝10克、青风藤12克、元胡10克、甘草6克,四剂。

三诊:腿已能伸直,可行走一段路,尚有酸困无力之感,此为寒湿之邪未净。湿邪缠绵难愈,以祛湿之麻杏薏甘汤加味:麻黄6克、杏仁12克、薏仁25克、白术10克、防己10克、川牛膝10克、蚕砂10克、木瓜10克、甘草5克,二剂。

四诊:已能步行就诊,有时小腿酸,此乃邪未退净,正气已伤,气血有滞。拟扶正与祛邪、补气与活血并治。处方:当归10克、炒白芍12克、川芎6克、黄芪30克、红花10克、灵仙12克、川牛膝10克、防己10克、青风藤12克、松节12克、甘草5克,八剂。

续后再以舒筋通络、调和气血药酌情加减运用。共服药三十余剂,恢复健康。

〔按语〕冒雨急走,疲乏劳累,寒湿入侵,闭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济生方》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故肢体、关节酸痛难忍,动则加剧,肢麻沉重,难以步行,舌苔白腻。

治寒湿痹证,选祛寒止痛、活血通络之程氏蠲痹汤最宜。麻桂温经散寒、通达四肢,芍药、元胡缓急而止痛,秦艽、独活祛风湿,苡仁、杏仁渗湿,牛膝、松节强壮下肢,青风藤专治筋骨拘急疼痛、不易屈伸,后期合用扶正之品,而取显效。

Water按:

《医学心悟》“蠲痹汤”:

羌活、独活各一钱, 桂心五分,秦艽一钱,当归三钱,川芎七分,甘草五分,海风藤二钱,桑枝三钱,乳香、木香各二钱。水煎服。

通治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

风气胜者,更加秦艽、防风;寒气胜者,加附子;湿气胜者,加防己、萆、苡仁。痛在上者,去独活,加荆芥;痛在下者,加牛膝;间有湿热者,其人舌干、喜冷、口渴、溺赤、肿处热辣,此寒久变热也,去肉桂,加黄柏三分。

67页,流痰(胸椎结核)

{19}

李XX,女,34岁,干部,已婚。

1968年发现胸椎结核,在东北X医院经石膏床治疗八个月,稍有好转;一年后因怀孕又加重,再次诊断为胸椎结核,当地治疗无效,于11年8月12日转入呼市医院外科治疗,仍诊断为胸椎结核,右腋下脓肿形成。保守治疗月余,疗效不显,邀余会诊。

初诊:11年4月15日。

面色暗淡无华,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自述潮热盗汗、食欲不振、腰背疼痛。右侧腋下破溃,米泔样腥味脓汁渗出。舌质淡瘦,苔白滑,脉沉细而弱。此系久病气血皆虚,阴寒凝滞。阴血虚衰则潮热盗汗;气虚则乏力脉弱、少气懒言;阴寒凝滞则发为流痰阴疽。治宜温阳散寒、通经活络:熟地15克、砂仁5克、鹿角胶10克(烊化)、麻黄3克、白芥子12克、姜炭2克、肉桂3克、枳壳10克、甘草3克、秦艽3克、地龙9克,十四剂。

4月29日复诊。服上方十四剂后、右腋下破溃处脓汁渗出大减,有疼痛感觉,此为由阴转阳之佳兆。改用补气培土、健脾助阳之补中益气汤加味:炙芪30克、党参12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炒白芍13克、升麻3克、柴胡5克、鸡内金10克、桂枝4克、枳壳7克、白术10克,六剂。

5月9日三诊。进上方六剂后,症状减轻不明显,遂于上方中加入炒香附15克、元胡12克,再服六剂。

5月22日四诊。恰逢月经来潮,用调和气血、健脾和营之逍遥散加减:当归10克、炒白芍12克、云苓12克、柴胡6克、焦术10克、香附10克、枳壳10克、芥穗5克、党参10克、甘草3克、生姜3片,十剂。

6月5日五诊。腰背时疼时止,右腋下溃破痊愈,无脓汁渗出,食欲增加,精神佳,舌脉转正常。停服汤剂,以十全大补丸及人参归脾丸,早晚分服各一丸。

6月25日六诊。恰逢月经刚过,尚正常,患处皮肤色红嫩,新生肉芽长出,无疼痛感。X光片显示:胸椎骨质破坏部分已钙化,继服以上两种丸药调理。

7月24日痊愈出院。

〔按语〕“流痰”病亦称“骨痨”或“疮痨”。此病侵蚀骨质,难以治愈,现代医学多以手术治疗,但常因治疗不彻底前复发,部分患者不愿意手术治疗,求服中药。用阳和汤治疗此疾,颇多效验。此患流痰病日久,正气已衰,治当攻补兼施,用阳和汤、补中益气汤先后续服,待正进邪却后再调和气血,并理阴阳。阳和汤补而不滞,为增强疗效,可加减化裁。此患溃处流出脓水量多,故加白芥子量,痛甚则佐入元胡,加黄芪为敛疮,佐砂仁则补而不腻。正气大伤,不能急于求成,后期用丸剂缓补,使体力渐复,经百余日治疗,终于治愈。

Water按:

《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熟地一两,肉桂(去皮,研粉)一钱,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煎服。

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如治乳癖乳岩,加土贝五钱。

马曰:此方治阴症,无出其右,用之得当,应手而愈。乳岩万不可用。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不可沾唇。

68页,流痰(腰椎结核)

{20}

李XX,女,18岁,学生。15年4月8日初诊。

腰痛两月余,以右侧为甚,夜间加重,活动不便,精神欠佳,伴骨蒸潮热,食欲不振,体弱无力,闭经。检查第四、五腰椎右侧明显压痛,局部漫肿不红,舌质淡红,苔白,脉弱小而数。证属肾虚频凝、风寒阻络。治宜和阳通滞、散寒化痰:熟地15克、砂仁6克、肉桂6克、姜炭3克、麻黄3克、白芥子6克、鹿角胶6克(烊化)、公英18克、威灵仙9克、鸡血藤15克、秦艽10克、甘草3克,六剂。

4月20日二诊。疼痛减轻,活动灵便,舌脉如前。上方中加白头翁30克,继续服十剂。

4月28日三诊,腰痛消失,活动灵便,腰椎右侧仍有轻微压痛、舌苔薄白,脉弦细略弱。此正气不足、寒痰滞留,前法加补气扶正之品:熟地15克、砂仁6克、肉桂6克、白芥子6克、鹿角胶6克(烊化)、秦艽10克、黄芪60克、炒山药30克、甘草3克,六剂。

5月11日四诊。腰椎右侧压痛已不明显,精神尚佳,饮食及睡眠均好,舌脉如常。上方改肉桂4克、黄芪30克继续服六剂。

守上方服药十余剂后,请症状消失,体力恢复,病未复发。

〔按语〕患者先天不足,肾虚骨寒,加之风寒侵袭,痰浊凝聚,风痰阻络,气滞血瘀,发为流痰,初治和阳通滞、温补开腠,用阳和汤标本兼顾。方中熟地、姜炭、肉桂、鹿角胶等温阳补虚,麻黄开泄腠理以祛邪,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灵仙散寒消结,秦艽祛风兼制药性之燥,公英、鸡血藤化瘀通滞。

为增强活血化瘀止痛之效,二诊时加白头翁。服药十余剂后堵症状缓解,惟压痛如故,此一因正气素虚,二则多用发散之品攻邪,耗气难免,所以减麻黄、姜炭、灵仙诸品,而加入大剂量黄芪以助正敛疮。由于辨证处方切合病情,患者坚持服药,终使流痰重病在较短时间内获愈。

70页,流痰(右跟骨结核)

{21}

齐XX,女,24岁,演员,已婚。

患者因右足跟疼痛半年,加重两周,行动不便而住X医院外科,确诊为右跟骨结核,外科建议手术治疗,本人愿服中药,邀余会诊。

初诊:1962年秋末。

右足跟皮色暗紫,触之冰凉,局部漫肿,似有皮与骨分离之感。夜间骨蒸盗汗,而黄消瘦,月经不调。右足跟疼痛时作,痛时热敷可稍绥解,或抱足搓摸也觉舒服,舌质红,苔白滑,脉细无力。此肾虚寒侵、气虚骨空、瘀血阻络之证。治宜温经散寒化痰、补肾益气壮骨:麻黄3克、熟地15克、丹皮10克、白芥子10克、姜半夏9克、姜炭3克、川断10克、补骨脂13克、黄芪30克、生甘草5克、鹿角胶6克(烊化),十剂。

再诊:服上药之后病情变化不大,患处有波动感,舌脉如前。自思患者病程较长,寒邪深入,非温热重剂,难以从阴转阳,故于上方内加入制附子12克、生薏仁10克,继续服十剂。

三诊:自觉大有好转,足跟已不疼痛,活动自如,唯五心烦热,夜寐不安,舌苔白,脉细数。此因流痰日久,寒蕴化热,灼伤肾阴而成阴虚火旺之证。故于上方中减燥热之品,加滋阴清热药以治:麻黄3克、生地12克、生甘草3克、白芥子10克、补骨脂13克、丹皮10克、黄芪15克、秦艽10克、银柴胡10克、盐黄柏6克、苡仁10克、鹿角粉6克(冲服),六剂。

四诊:脉证同前,守方再进六剂。

五诊:夜热心烦、神疲不寐减轻,唯觉足膝无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久病气血两虚,应阴阳并调、气血双补,每周服前方两剂,间服人参养荣丸早晚各一丸,淡盐汤送服。

患者经两个多月治疗,连续服药50余剂,诸症消失,漫肿吸收,X光片复查:右跟骨骨质钙化,临床治愈。

[按语]患者病久正气已伤,证属虚寒。初服温补开腠之阳和汤散寒化痰,热药量小,故收效甚微。次诊针对病本之阴寒虚,阳和汤中加入大量附子从阴转阳,配入苡仁化痰排脓、疗效较著。后因热灼肾阴,阴虚火旺,故佐滋阴清热之品,配以调补气血,益肾壮骨药物。坚持服药,终使冷脓肿自行吸收,骨质钙化,免除了手术之苦。

82页,(儿科)痹证

{22}

孙XX,女,13岁。15年3月10日初诊。

两个月来左膝疼痛,渐及两膝两踝,运动欠灵活,天寒尤甚。经中西药治疗,仍时轻时重,未能治愈。查两膝关节压痛明显,踝关节稍肿,运动受限。舌苔白薄而滑,脉缓。证属风湿阻络,用祛风湿、散寒邪之法:桑寄生12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川牛膝12克、苍术10克、木瓜10克、桂枝8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苡仁10克、忍冬藤12克,十剂。

3月21日二诊。关节肿痛稍减,两踝关节仍痛,持重行走时尤甚。舌质如常,苔薄黄,脉沉缓。再予活络利关节之剂:青风藤8克、红花6克、秦艽6克、海风藤8克、木瓜10克、乳香3克、川牛膝10克、没药3克、松节6克、生侧柏10克、木通6克、防风5克、羌活5克,十剂。

3月31日三诊。下肢疼痛减轻,膝无不适,行走自如,步态正常,持重时踝部稍有酸胀感。继服活络利关节之剂:川牛膝8克、防己6克、防风6克、青风藤8克、秦艽6克、松节10克、杭芍10克、当归10克、桑枝12克、宣木瓜10克、丝瓜络10克,六剂。

4月12日四诊。下肢已无不适,仅在过劳后踝关节稍有磨擦感,舌脉正常。上方六付,间日服一剂巩固疗效。

〔按语〕风寒湿三邪是痹证的主要原因,儿童以热痹居多,因为风寒易于从阳化热。本例施以祛风活络利关节之法着重用侧柏、防风、青风藤、羌活散风活络,红花、乳香、没药、水瓜、秦艽活血止痛舒筋,松节、牛膝、木通逐湿利关节,收到良好效果。

《临证实践》(李凤林)

Water按:以下节选,皆出自儿科分类。

38页,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范围。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的两种。急性的多属于热痹,慢性的多属于风、寒、湿痹。

一、病因病理

由于体虚阳气不足,不足则表虚,表虚则卫阳元气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素问·痹论》)。如风气偏盛,疼痛游走不定,或见恶风发热,自汗,称为风痹;风盛则动,风者善行数变,痹久可传为筋痹。寒气偏盛,疼痛剧烈,痛有定处,称为寒痹,寒盛至骨,寒则血凝泣,痹久可传为骨痹。湿气偏盛,痛虽不甚,但肢体沉重难移,活动不灵,甚则关节、胫(jìng,小腿)部湿肿,称为湿痹;湿邪性质粘腻,湿气蓄留,不易升散,痹久可传为肌痹。若湿邪留恋不已,与风邪结合,称为风湿,与寒邪结合,称为寒湿。若嗜酒辛辣,热蕴中州或因风寒客邪不解,久蕴化热,与湿邪结合,则称为湿热痹。

二、辨证治疗

1、风痹(行痹)

症状:全身或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便,或有恶风发热、自汗,甚则腰脊痠软。

检查:脉浮缓,舌苔薄白,听诊心肺正常,四肢运动时而异常、时而正常。

治法:祛风通络,活血化瘀。

处方:五痹丸(见207页)、通络汤(见196页)。

2、寒痹(痛痹)

症状:全身或四肢关节疼痛较剧,痛而不移,关节屈伸不便,运动时关节吱响,喜厚衣絮,得热则减,得寒血凝则痛剧,运动时痹痛则减,沉静时痹痛则增。

检查:脉沉迟或弦紧,舌苔薄白,四肢关节有的不能高抬弯曲,皮色不变,走路跛行。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化湿。

处方:三七血红散(汤,见207页)、五痹丸加桂皮附子。

3、湿痹(著痹)

症状:全身或四肢疼痛沉重,肌肉、皮肤麻木不仁,关节红肿热痛,有的关节积液,不得屈伸,行路困难。

检查:脉沉缓,舌苔白腻、关节浮肿,有压痕。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化湿。

处方:苍柏汤(见203页)、泻白胜湿汤(见211页)。

4、热痹

症状:全身或局部关节疼痛,痛不可触,痛处红肿灼热,关节肿胀,动则痛甚,并有发热恶风,或有骨蒸烦热。

检查:脉弦数或细数,舌质鲜红,舌苔黄燥,有的关节痛肿、畸形、不能行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祛风、消壅散肿。

处方:黄柏苍术汤加味:黄柏、苍术、南星、桂枝、防已、灵仙、桃仁、红花、胆草、羌活、白芷、川芎。神曲、乳香、没药。苍柏汤(见203页)。

典型病例:杜X,男,6岁。

{23}

病史:腿痛两个月,双膝关节痛,有时串痛,不红不肿,走路不便,无汗,服药无效。化验血沉一小时14毫米,抗链球菌试验800单位。

检查:脉浮缓,舌质正常,听诊心肺正常,走路玻行关节均正常。

治法:活血祛风、通经利窍。

处方:五痹汤四剂。

复诊疼痛已愈,走路右腿不方便。前方加附子服八剂,再诊请症痊愈,走路无妨。

复查血沉一小时9毫米,抗链球菌试验500单位以下。口服加味消瘀散、参苓白术散巩固之。

Water按:

以下方药,从其著作找出,附于下文。

五痹丸(验方)

〔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痹症)。

〔处方〕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紫草根90克、乌梅肉60克、金银花60克、制乳香90克、制没药60克、羌活60克、桂枝90克、透骨草60克、红花60克、当归90克、甘草90克

〔制法〕共碾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8克。

〔用法〕成人每服一丸,日服二次,黄酒为引。

〔备注〕孕妇禁服。体壮邪实者,服药后微汗。生川乌、生草乌不宜超量。

通络汤(验方)

〔适应症〕痹证(风湿性关节炎)、痉证、中风证等。

〔处方〕当归10克、红花6克、牛膝6克、全蝎10克、丝瓜6克、葛根10克、天麻6克、僵蚕10克、钩藤6克、鸡血藤10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每次100毫升,煎两次。

〔用法〕1~7岁每服20~30毫升,8~15岁每服40~50毫升,成人服100毫升,日服2~3次。

〔备注〕此药剂量成人可加量服,孕妇禁服。

三七血红散(验方)

〔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处方〕当归尾90克、制川乌90克、乳香珠90克、没药珠90克、血竭90克、西红花30克、汉三七90克、麝香1.5克、自然铜90克、骨碎补90克

〔制法〕先碾研粗料,再研入西红花、麝香、血竭。合匀后,每包3克,蜜封备用。

〔用法〕成人每服1~2包,黄酒或白酒送服,日两次。

〔备注〕孕妇禁服。忌食豆类食物。

苍柏汤(验方)

〔适应症〕关节炎。

〔处方〕苍术15克、黄柏15克、制川乌9克、红花9克、没药9克、川芎12克、白芷6克、甘松9克、桂枝9克、防已9克、牛膝9克、细辛3克、益母草12克

〔制法〕水煎二次,每次煎100毫升。

〔用法〕成人每服100毫升,日服两次。

泻白胜湿汤(改革方)

〔适应症〕白带症、风湿性关节炎。

〔处方]桑皮12克、地骨皮9克、粳米9克、羌活12克、独活9克、川芎9克、蔓荆子12克、藁本9克、防风9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每次100毫升,煎2~8次。

〔用法〕成人每服100毫升,小儿酌减,日服二次。

〔备注〕无粳米以大米代之。血瘀者加桃仁、红花。白带属寒象减骨皮加小茴香、川楝子。

《三十年临证探研录》(邹孟城)

历节风痛误药辨治

{24}

岳父业于金融。七十年代初年方半百,奉命支援外地建设。由于环境简陋,寒湿易侵,渐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当地所用,尽祛风辛燥之剂。病益笃,来沪调治,始得好转,又急于因公返回。余特书“简述”一文,以供当地医家参考,惜全未用,及至四肢关节肿胀强直,行动惟艰,始退休回沪,虽勉力调治,终觉良机已失,心长而力短矣。今将当日原文录下,以志其事。

岳父年逾花甲,形体瘦瘠,早岁辛苦劳碌,调养失宜。是以羸弱之质,时患肢节疼痛,劳伤内损固有之,风寒外入亦有之,因病小而忽诸。久而不治,厥疾乃甚。浸至二年前春夏之交,一身肢节尽疼痛如虎咬,手指关节既肿且大。饮食起居,艰于自理,是为历节风痛也,西医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久经中西医选治,汤丸并进,而又举凡针灸、导引、、运动之法,靡不施行,终鲜效机。及至盛夏,病不少减,行动困惫,肌肉尽削。暑本湿热之气,常人受之,犹汗流不辍,而岳父滴汗不淌,浑身不适,难可名状。因思风邪闭于腠理,不开鬼门,病何以祛?遂投《金匮》乌头汤(乌头、麻黄、芍药、甘草、黄芪、白蜜),汗仍不露。方中加入桂枝,助麻黄以迫汗,各用3g亦不知,渐次递加至麻黄12g、桂枝9g,始得通身津润,病势由是而顿挫。却见肌肤亢热,夜剧昼轻,脉弦而细,乃是阴伤血燥之征。频进养血祛风,虚热除而痹痛不瘥、节肿不消。旋因公返回外地,在彼所服近百剂,率皆独活防风灵仙秦艽之属,一派祛风辛燥之品。虽稍益参术,总是杯水车薪。嗣(Water按:嗣,随后)即膺胸大痛,俯仰维艰。石顽云:“上虚而痛者,心脾伤也。”得无为此说法乎?彼医以葡萄糖静脉滴注,持续旬余始趋安可。继而仍服益气祛风之剂痹痛稍减,但心悸怔忡、足跟疼痛不可着地之病生。羸瘦少气,纳谷不馨。越数月回沪,视脉弦大挺劲,察舌胖大淡嫩,苔薄腻而略干。窃思病逾年半有奇,今已伤及先天,纵观症情脉舌,显然肝肾亏损,此张景岳论之详矣。更参孙一奎《生生子医案》治法,拟方予服:

党参12g、熟地12g、枸杞子30g、炙龟板12g、鹿角胶9g、五加皮6g、苍耳子6g、黄柏4.5g、生苡仁12g、淮牛膝12g、杜红花3g

以地杞龟鹿滋肾而扶本,党参益气而助之;加皮苍膝强筋骨而祛风;黄柏苡仁清消肢节之肿;红花—味通利血脉之痹。以此加减,药未兼旬,而病愈强半。复因公务紧要,返回办事,徒步跋涉数十里,足踵居然不痛。事竞返沪,照服前方,至今尽三十余剂,痹痛又减,除十指小关节晨起略有肿胀外,余处皆舒。胃纳也开,心悸亦宁。舌象虽未复常,而六脉逐现柔和。此先天之真元渐充,后天之胃气来复,是佳兆也明矣。倘能不违前方之意,不离前方之法,随症情而略加增损,则沉疴除去之日,可克期而待也。

按:岳父之病,以彼医固执己见,用药始终不离羌独灵仙,而“沉疴除去之日”终未来到。服药愈多,病势愈甚。患难症而遇不学无术却又刚愎自用之辈,不亦悲夫!罗谦甫《卫生宝鉴》有句云:“活人之道将与相,一且在己权非轻。”古人又云“不为良相,宁为良医。”是以医虽小道,而重任独肩,尤其患者危急之际,医操生杀之权,故临证之时切切不可师心自用也。余不敏,时时识此以为鉴戒,不敢放任自流。

《疑难病治验》(李凤翔)

71页,腿痛验例(坐骨神经痛)

{25}

患者史XX,男,38岁,干部,住山东成武造纸厂。

主诉左腿痛一月余。

病史开始左臀部酸痛,逐渐向下蔓延,沿大腿外侧,痛甚时犹如触电般,直至足小趾尖部。严重影响行动和睡眠。在某医院确诊为坐骨神经痛。

治疗经过开始时注射维生素B12,痛甚给止痛片类以济急,后又注射强地松龙及内服强地松等,能起临时止痛作用,不能根除,至今一月多。

现在症状及治疗左腿疼痛,脉沉弦而紧,舌苔薄白。据脉理诊断为寒痹。给桂枝芍药知母汤三十剂。

方药与方解,见下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郝某病案中。依方服至八剂后,逐渐减轻,至二十四剂,疼痛基本消失。依方又服六剂获愈。

分折《内经》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痛则游走不定;其寒气胜者为痛痹,痛甚而固定不移;其湿气胜者为着痹,酸痛而重。此证的疼痛既放射似乎游走;又酸痛而固定不移,确无沉重感,脉沉为在里,脉弦主寒主痛,脉紧为外邪束闭。此证既有内寒,又有外寒,内寒为重,外寒较轻。寒中于里,寒借风而入;风中于表,风中亦有微寒。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治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云:“诸肢节疼痛,身体尪(尪wāng,①骨胳弯曲不正;②孱弱;瘦弱)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疼痛较甚,寒邪已经入里,本不可能短时治愈,正值夏季火令当旺之时,气温大热,对治疗有资一助,故三十剂获效,若时值寒冬,恐难成功。历节正证,是风寒与血相搏,其治法不外乎活血通络,祛风散寒兼补虚。此方之所以获效,是桂枝汤去枣,能调和营卫以通行经络,并能保心气以养血;加附子以破寒结而止痛;配干姜、白术温脾阳以通四末;得防风以行脾气;麻黄通阳以透表,使内寒从内而外解;知母以调其阴阳。内寒得温以散,从里达外,缓缓而出。又加天气相助,热则血管扩张,肌肉疏松,腠理毛窍开,邪散而疼止,营卫调和而自愈。观察一年多无复发。

73页,痹证验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26}

患者郝XX,男,19岁,学生,住包头市昆区反修路16街坊34栋1号,19年6月18日初诊。

主诉周身关节肿痛三年多。

病史从76年元月开始,手指关节肿痛,后逐渐加重并发热。肿痛渐及肘膝和足趾关节,步履艰难,气侯变化明显。饮食减少,身体蠃瘦,至冷已有三年之久,经过中西医治,从未见效。

治疗经过曾经住包头市某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曾用激素(强地松类),结合针灸。用中药计八十余剂,多为祛除风湿的灵仙、鸡血藤、海风藤、追地风、千车健、薏苡仁、乌蛇等及活血止痛的当归、红花、木瓜、牛膝、乳香没药等。

现在症状及治疗周身关节肿痛而不可触近,每天起卧穿脱衣服,全家长帮助,起坐困难。面憔体瘦,关节肿处触之发热,脚肿如脱,手指关节略有变形,饮食欠佳,二便尚可,脉沉紧,舌苔白腻。遂断为阳气不足、寒邪外闭、风湿内蕴所致。以温阳祛寒兼除风湿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羌活、薏苡仁、红花治之。

桂枝12克、白芍12、知母12克、白术12克、防风12克、附子10克、麻黄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羌活10克、红花10克、薏苡仁30克,水煎二次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十剂。

7月25日复诊:诸肢节痛已大减,脚肿已消,行动灵活,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脉象涩滞,舌质有瘀斑而苔白。遂断为风寒湿三邪已去,瘀血停留。应以逐瘀为主,用身痛逐瘀汤加桑寄生、桂枝。

秦艽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甘草6克、羌活10克、没药10克、当归15克、灵脂10克、香附10克、牛膝10克、地龙12克、桑寄生15克、桂枝10克,水煎二次服,间日服一剂,连服十五剂。

9月2日三诊:一切好,惟内踝肿,足无力,脉沉缓,苔薄白,饮食大增,小便多,身体轻硚(通跷,qiāo),能自骑足踏车行走。改用甘草附子汤加当归、黄芪、党参、防己十剂,隔两日一剂。

12月2日四诊自诉停药四十五天,一切好,惟骨节按之痛,并发痒,时起小疙瘩,多在关节部。手足指尖发绀(gàn,红青,微带红的黑色)。此属血中有瘀,嘱其再服前方二十剂,隔两日一剂而愈。

1980年6月信访,已全愈,身体健康,正在攻读,谁备参加高考。

分析此证属于痹证范畴,也叫“历节风”或“痛风”,还有“自虎历节”之称。乃因疼痛遍历关节,犹如虎啮之状。缠绵不已,日益增重,拖延三年之久,骨质稍有变形。虽有激素类药物维持,减量则增重,且肿痛较甚,遍历关节。故断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病,且以寒湿为主。脉象沉紧、舌苔白腻,亦是见证。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薏、羌、红花以。此方配伍严谨,而有通阳行痹、祛风逐湿、和营止痛的作用,疗效超过一般。用于坐骨神经痛、风湿热等,亦有较高的疗效。桂枝能和营通经,保心气以逐水,宜通阳气以化阴邪,故为君;配芍药能破血中之凝结以止痛;知母以治郁久化热之阻隔,除邪气以祛肢体浮肿之水,为此证之要药;湿阻于下非发散不能为功,故用生姜发散;麻黄、防风祛风除温于毛窍,使缓缓似汗而出;白术、桂枝以治水阻;合附子以破下焦之结;甘草和中以通肠胃之结,治中州以运四旁,使诸肢节瘀阻得通;又恐不及,故加红花以活络脉,羌活以通行上下,散肌表八风之邪;因系三气杂合于筋骨血脉之中,又恐久必蒸而化热,故重用薏苡仁以舒筋利骨,滋养阳明,配伍芍、甘、知母以和阳明之血,润宗筋而利机关,其证可平。三十剂后虽肿消痛大减,然而脉象涩滞,舌质瘀斑,知是三邪(风寒湿)去而瘀血留,故改用身痛逐瘀汤以打扫阵地。继则用甘草附子汤加参、芪、归、己补气养血重建家园,使元气恢复。老子云:“大乱之后,必有凶年。”我认为,“大病愈后,必有余殃。”故用身痛逐瘀以清残余,此即邪去正复之理。经追访两年多,虽历冬春亦未复发

杜牧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有哪些

1.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杜牧《秋夕》

白话文释义: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出自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白话文释义: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乞巧》

白话文释义: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出自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白话文释义: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5,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出自元代: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白话文释义: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2. 有哪些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天街:即天上的街市,可理解为星云星座。

简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宫女秋夜图,充满了寂寞凄清气氛。 七夕由来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 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

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 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委婉动人,这便是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对岸的 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

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史记天宫书和 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

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 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 一个鲜明的轮廓。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 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 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

帝怒,责归河东, 一年一度相会。”这项记载准确他讲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 七夕双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携素手,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 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此外,晋代于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 妇的故事。甫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 ‘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

’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 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 头之约。

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总之,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 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 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据说西周时齐地,也就是今山东一带,有一贫苦人家,父母早丧,幼弟依兄嫂度日, 每日出外牧牛,人们都把他叫作“牛郎”。

牛郎渐渐长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欢他,于是他牵着一条老黄牛流浪到一片荒山 下结茅而居。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点点滴滴落地上,不久后就生出一朵朵艳丽的 牵牛花来。

继而,有粉蝶双双在上面飞舞,小鸟在枝头碉啾和呜,叫个不停,田地里也 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老黄牛的来历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有感 于小主人牛郎对它的饲养和爱护,除了感恩图报辛勤耕作外,还挖空心思想要为牛郎撮 合一段美满的良缘。

终于,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时常结伴到人间来溜达,甚至在东边山谷中的明 镜湖里沐浴。于是便在夜间托梦给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时到湖畔,趁仙女们戏 水时,取走一件仙女挂在树上的衣衫,头也不回地跑回家来,便会获得一位美丽的仙女 做妻子。

牛郎将信将疑地翻山越岭,在晓雾弥漫中,果然瞥见七个绝在湖中嬉戏,粉 装玉饰,云鬓花颜,不觉为之心神荡漾;旋即抱起矮树上一件粉红衣衫,飞奔而回。 这个被抢走衣衫而无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织女,当天夜里,她趁着夜幕的掩护, 赤身露体地轻敲牛郎的柴扉。

在微明的灯影里,一个是诚实憨厚,壮硕俊朗的少年农夫, 一个是美艳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见钟情,于是在静褴的春夜里, 两情相悦,同赴巫山云雨。 幸福的生活过得总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时光荏苒,眨眼三年,织女已为牛郎生 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黄牛已死,留下的一对牛角挂在墙上,牛郎舍不得老黄牛,天 天对着牛角发楞。

织女私自偷下凡间的事终于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将把她拘回宫里,牛 郎此时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对轩女也天天哭着要妈妈,牛 郎肝肠寸断,想着曾给过他无限帮助和关怀的老黄牛,抱着牛角痛哭。谁料一不小心, 牛角掉到地上,奇迹发生了,两只牛角竟然变成两只箩筐,牛郎把两个孩子放入箩筐中, 准备一肩挑起,寻找娇妻,一阵清风吹过,两只箩筐像两只强有力的翅膀,蓦然平地飞 升,腾云驾雾,风驰电掣般地飘飞在霄汉之中,眼看娇妻就在前面,牛郎奋力追求,眼 看赶上了,却被王母娘娘。

3. 收集有关 牛郎织女 的诗句

唐 林杰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 杜甫

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唐 赵璜

七夕诗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

犹胜人间去不回。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北宋 李清照

行香子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魏 曹丕

燕歌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恨河梁。

乐府诗集 卷四十五清商曲辞二 七日夜女歌九首

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长河起秋云,汉渚风凉发。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金风起汉曲,素月明河边。七章未成匹,飞燕起长川。

春离隔寒暑,明秋暂一会。两叹别日长,双情若饥渴。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画夜长悬丝。

灵匹怨离处,索居隔长河。玄云不应雷,是侬啼叹歌。

振玉下金阶,拭眼瞩星兰。惆怅登云轺,悲恨两情殚。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

紫霞烟翠盖,斜月照绮窗。衔悲握离袂,易尔还年容。

七夕(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唐 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白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 (唐)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4. 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

1、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在鹊桥上相会。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2、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译文:

草丛中的蟋蟀鸣叫个不停,梢头的梧桐树叶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只能一年一次短暂相会,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喜鹊搭桥,一年才能相见,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3、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4、沉醉东风·七夕

元代:卢挚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译文:

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5、七夕

宋代: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译文:

如果织女不是见到牛郎她会怎么样?我愿意与织女共同弄梭织布。期盼年年岁岁这样度过,其实在人间这样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罢了。

5. 关于牛郎织女的一些诗句

《渔家傲·七夕》 苏轼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 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牵牛织女》 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句有哪些

1. 杜牧的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杜牧的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1.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

1、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在鹊桥上相会。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2、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译文:

草丛中的蟋蟀鸣叫个不停,梢头的梧桐树叶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只能一年一次短暂相会,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喜鹊搭桥,一年才能相见,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3、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4、沉醉东风·七夕

元代:卢挚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译文:

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5、七夕

宋代: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译文:

如果织女不是见到牛郎她会怎么样?我愿意与织女共同弄梭织布。期盼年年岁岁这样度过,其实在人间这样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罢了。

2.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杜牧《秋夕》

白话文释义: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出自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白话文释义: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乞巧》

白话文释义: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出自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白话文释义: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5,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出自元代: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白话文释义: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3.有哪些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天街:即天上的街市,可理解为星云星座。

简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宫女秋夜图,充满了寂寞凄清气氛。 七夕由来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 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

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 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委婉动人,这便是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对岸的 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

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史记天宫书和 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

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 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 一个鲜明的轮廓。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 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 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

帝怒,责归河东, 一年一度相会。”这项记载准确他讲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 七夕双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携素手,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 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此外,晋代于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 妇的故事。甫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 ‘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

’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 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 头之约。

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总之,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 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 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据说西周时齐地,也就是今山东一带,有一贫苦人家,父母早丧,幼弟依兄嫂度日, 每日出外牧牛,人们都把他叫作“牛郎”。

牛郎渐渐长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欢他,于是他牵着一条老黄牛流浪到一片荒山 下结茅而居。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点点滴滴落地上,不久后就生出一朵朵艳丽的 牵牛花来。

继而,有粉蝶双双在上面飞舞,小鸟在枝头碉啾和呜,叫个不停,田地里也 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老黄牛的来历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有感 于小主人牛郎对它的饲养和爱护,除了感恩图报辛勤耕作外,还挖空心思想要为牛郎撮 合一段美满的良缘。

终于,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时常结伴到人间来溜达,甚至在东边山谷中的明 镜湖里沐浴。于是便在夜间托梦给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时到湖畔,趁仙女们戏 水时,取走一件仙女挂在树上的衣衫,头也不回地跑回家来,便会获得一位美丽的仙女 做妻子。

牛郎将信将疑地翻山越岭,在晓雾弥漫中,果然瞥见七个绝在湖中嬉戏,粉 装玉饰,云鬓花颜,不觉为之心神荡漾;旋即抱起矮树上一件粉红衣衫,飞奔而回。 这个被抢走衣衫而无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织女,当天夜里,她趁着夜幕的掩护, 赤身露体地轻敲牛郎的柴扉。

在微明的灯影里,一个是诚实憨厚,壮硕俊朗的少年农夫, 一个是美艳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见钟情,于是在静褴的春夜里, 两情相悦,同赴巫山云雨。 幸福的生活过得总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时光荏苒,眨眼三年,织女已为牛郎生 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黄牛已死,留下的一对牛角挂在墙上,牛郎舍不得老黄牛,天 天对着牛角发楞。

织女私自偷下凡间的事终于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将把她拘回宫里,牛 郎此时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对轩女也天天哭着要妈妈,牛 郎肝肠寸断,想着曾给过他无限帮助和关怀的老黄牛,抱着牛角痛哭。谁料一不小心, 牛角掉到地上,奇迹发生了,两只牛角竟然变成两只箩筐,牛郎把两个孩子放入箩筐中, 准备一肩挑起,寻找娇妻,一阵清风吹过,两只箩筐像两只强有力的翅膀,蓦然平地飞 升,腾云驾雾,风驰电掣般地飘飞在霄汉之中,眼看娇妻就在前面,牛郎奋力追求,眼 看赶上了,却被王母娘娘。

4.关于牛郎织女的一些诗句

《渔家傲·七夕》 苏轼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 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牵牛织女》 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5.关于牛郎织女的诗词

1、相传织女星,今夕嫁牵牛。——宋·于石《七月七日》

释义:据说织女星,今朝嫁给了牛郎。

2、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释义: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3、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宋·杨朴《七夕》

释义: 不明白牵牛的用意是怎么回事,每年七月总要邀请织女在天上穿梭织锦给地上的人们看。你们年年让人间乞得巧去,岂不知道人间的巧多得很哩!

扩展资料:

牛郎织女,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世代流传,这一天还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版的“情人节”。

6.有关牛郎织女的诗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秋夕》杜牧 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鹤仙桥》秦观 {宋朝}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金乡县的地理环境

1. 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句

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句 1.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出自唐代:杜牧《秋夕》 白话文释义: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出自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白话文释义: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乞巧》 白话文释义: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出自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白话文释义: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5,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出自元代: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白话文释义: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2.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杜牧《秋夕》

白话文释义: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出自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白话文释义: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乞巧》

白话文释义: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出自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白话文释义: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5,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出自元代: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白话文释义: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3. 有哪些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天街:即天上的街市,可理解为星云星座。

简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宫女秋夜图,充满了寂寞凄清气氛。 七夕由来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 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

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 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委婉动人,这便是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对岸的 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

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史记天宫书和 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

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 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 一个鲜明的轮廓。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 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 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

帝怒,责归河东, 一年一度相会。”这项记载准确他讲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 七夕双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携素手,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 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此外,晋代于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 妇的故事。甫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 ‘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

’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 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 头之约。

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总之,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 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 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据说西周时齐地,也就是今山东一带,有一贫苦人家,父母早丧,幼弟依兄嫂度日, 每日出外牧牛,人们都把他叫作“牛郎”。

牛郎渐渐长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欢他,于是他牵着一条老黄牛流浪到一片荒山 下结茅而居。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点点滴滴落地上,不久后就生出一朵朵艳丽的 牵牛花来。

继而,有粉蝶双双在上面飞舞,小鸟在枝头碉啾和呜,叫个不停,田地里也 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老黄牛的来历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有感 于小主人牛郎对它的饲养和爱护,除了感恩图报辛勤耕作外,还挖空心思想要为牛郎撮 合一段美满的良缘。

终于,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时常结伴到人间来溜达,甚至在东边山谷中的明 镜湖里沐浴。于是便在夜间托梦给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时到湖畔,趁仙女们戏 水时,取走一件仙女挂在树上的衣衫,头也不回地跑回家来,便会获得一位美丽的仙女 做妻子。

牛郎将信将疑地翻山越岭,在晓雾弥漫中,果然瞥见七个绝在湖中嬉戏,粉 装玉饰,云鬓花颜,不觉为之心神荡漾;旋即抱起矮树上一件粉红衣衫,飞奔而回。 这个被抢走衣衫而无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织女,当天夜里,她趁着夜幕的掩护, 赤身露体地轻敲牛郎的柴扉。

在微明的灯影里,一个是诚实憨厚,壮硕俊朗的少年农夫, 一个是美艳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见钟情,于是在静褴的春夜里, 两情相悦,同赴巫山云雨。 幸福的生活过得总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时光荏苒,眨眼三年,织女已为牛郎生 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黄牛已死,留下的一对牛角挂在墙上,牛郎舍不得老黄牛,天 天对着牛角发楞。

织女私自偷下凡间的事终于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将把她拘回宫里,牛 郎此时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对轩女也天天哭着要妈妈,牛 郎肝肠寸断,想着曾给过他无限帮助和关怀的老黄牛,抱着牛角痛哭。谁料一不小心, 牛角掉到地上,奇迹发生了,两只牛角竟然变成两只箩筐,牛郎把两个孩子放入箩筐中, 准备一肩挑起,寻找娇妻,一阵清风吹过,两只箩筐像两只强有力的翅膀,蓦然平地飞 升,腾云驾雾,风驰电掣般地飘飞在霄汉之中,眼看娇妻就在前面,牛郎奋力追求,眼 看赶上了,却被王母娘娘。

4. 描写牛郎织女的诗句

《七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杜牧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贾云华斜軃香云倚翠屏,纱衣先觉露会零.谁云天上无离合,看取牵牛织女星.《七夕》杨朴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曹松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七夕》石珝七月七日风雨多,御桥南望水增波.鸳鸯自向沙头宿,不管牛郎信若何.《七夕吟》金朋说东达鹊桥西,织女牛郎会晤时.才得欢娱又离别,相逢拟待隔年期.《投赠张红桥》林鸿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古意》孟郊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西江月》陈东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欢情尽逐晓云空.愁损舞莺歌凤.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西风还解过江东.为报佳期入梦.《鹊桥仙》袁去华牛郎织女,因缘不断,结下生生世世.人言恩爱久长难,又不道、如今几岁.眼穿肠断,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会.三杯酒罢闭云房,管上得、床儿同睡.《鹊桥仙》卢炳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牛郎织女两逢迎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26336,□胜却、人间欢悦.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绮疏遗恨》之针》唐寅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寓意》龚诩天上双星有常处,夫为牛郎妇为女.东西相望自年年,只隔天津一泓许.耕田匪易织亦劳,不得从容相慰语.伤心一掬泪如珠,洒向人间作秋雨.《古别离》乾隆古别离.乃有天上牵牛织女星分歧.至今八万六干会,后会滔滔无止期.可怜一会才一日,其余无央数日何以消愁思.古别离,天上犹如此.人间可例推,设使无会晤,安用苦别离?古别离,长吁嘻。

5. 与《牛郎织女》有关的古诗句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白拟古十二首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无鹊桥,非时将安适。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卢殷 七夕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李群玉 感兴四首 昔窃不死药,奔空有嫦娥。盈盈天上艳,孤洁栖金波。织女了无语,长宵隔。轧轧挥素手,几时停玉梭。

孟郊 古意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6.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渔家傲·七夕》 苏轼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

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斗鸡的选种和比赛规则

金乡县境内地质构造以断块为主,宽缓的波状褶曲为辅,为一由南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处在菏泽、鱼台断层凹陷的北翼,南界外为第三系断层,北界外为太古界寒武、奥陶系地层。地层产状平缓,倾角一般在8~15度之间。仅个别地段因构造的关系,地层倾角变大。由于断块构造的关系,境内自然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北部断块走向以近南北向为主,南部则以近东西向为主,境内四界均以四条大的断层为其自然边界。即:北部菏泽断层,南部凫山断层,西部金乡断层,东部嘉祥断层。活动时间为古生代——燕山。

金乡县境内地貌特征可划分为两大地形,即黄泛平原和低山丘陵,5个微地貌地形,即荒岭坡、近山阶地、微斜平地、缓平坡地和洼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自然坡降在1/6000~1/8000左右。海拔在34.50~39.50米之间,南北高差4.1米,东西高差3.9米。

金乡平原为黄泛冲积平原,由于黄河泛滥时流向流速的不断变化,形成复杂的地貌特征,有微斜平地、缓平坡地和洼地。

微斜平地,地势平缓,比降一般小于1/8000,土层深厚,地下水丰富,土壤多为潮土类,分布于全县大部区域。

缓平坡地是河流泛滥漫流沉积而成,按地面形态可分为缓岗、岗坡、洼坡三种。

洼地由静水沉积而成,根据地面形态又可分为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碟形洼地。洼地底面与地面的高差为0.5~1.0米。

金乡境内丘陵面积很小,只有羊山、葛山、胡集镇的郭山口三处。其地质特征为寒武系、震旦纪石灰岩构成的青石山,为剥蚀低山,山顶平缓,呈岛状突出于平原之上,海拔高度在90.00~105.00米之间。山丘从上到下为岩石裸露、荒岭坡、近山阶地及微地貌单元。 金乡县境内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夏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冷热季和干湿季区别明显,全年降水不均。

春季(3~5月)是冬季季风的过渡时期。温度回暖快而变化剧烈,降水稀少,多西南大风,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此时期,南北两支气候气流相互争雄,进退不定,酿成春季天气气候的多变。4~5月份多南北大风,气温回升快,此时太平洋上的暖温空气还力不能及,所以降水稀少,故常发生春旱。但有个别年份暖湿空气特别活跃,冷暖空气的交汇面在黄淮地区时,也能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夏季(6~8月)由于受大陆暖低压控制,气压为全年最低的时期。天气炎热多雨,高温高湿,并常有暴雨、冰雹和连阴雨出现。夏季平均气温在26度左右,7月一般达到全年最高。本季降水集中,雨量占全年的65%左右。由于蒙古冷高压北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加强,境内在暖湿东南季风控制下,水汽充足,降水多,湿润而炎热,一般年份6月底7月初进入雨季,8月下旬雨季结束。暴雨多集中于7月和8月。但有的年份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并稳定少动,造成高温高压的晴热天气,出现夏旱。

秋季(9~11月)暖湿的海洋性气候逐渐南退,蒙古高压迅速增强。此时气温适宜并且逐渐下降,雨量减少。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南退比地面迟缓,所以地面冷高,高空暖高,垂直结构稳定,云雨较少,故秋季多呈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往往出现秋旱。但有些年份冷空气活动较弱,南方暖湿空气仍很活跃,造成境内秋雨连绵的天气。

冬季(12月~次年2月)金乡县位于蒙古高压的东南部。受强大的蒙古高压的控制。冷空气不断南下侵入,盛行偏北风,雨雪少,气候干燥寒冷。 金乡县地处淮河流域南四湖西侧,属黄泛冲积平原的下游地带,河流水系均属平原坡水型河道,多数承接上游客水,汛期受湖水顶托,水位较高,极易发生内涝。直接入湖的干流河道有东鱼河、老万福河、新万福河、蔡河,分别接纳支流河道的汇水,形成4条水系。

东鱼河水系

东鱼河(原名红卫河)是南四湖流域第一排水大河,是1967年为调整湖西水系,减轻南阳湖汇水面积大的负担,治理万福河流域的下游地区(主要是金乡、鱼台)洪涝灾害而新开挖的一条大型骨干排水河道。因该河开挖时正值“文化大革命”高潮时期,故取名“红卫河”。1985年全国地名普查时更名为东鱼河(含义为东明县至鱼台县)。在菏泽段,南支、北支和胜利河是东鱼河的三大支流。在金乡境内的支流有上游白马河、惠河。

老万福河水系

老万福河原名万福河,亦称柳林河或柳河。1957年水系调整时,刘堂坝以上部分纳入南大溜,进行裁弯取直治理后定名为新万福河,刘堂坝以下的原万福河段改称为老万福河。境内支流有金济河、莱河、东沟、苏河、下游白马河。

新万福河水系

新万福河是1956~1957年原万福河刘堂坝以上段纳入南大溜,进行裁弯取直治理后命名的。源于定陶县大薛庄东鱼河北支截流处,流经定陶、成武、巨野,于马庙镇陈海村西入金乡县境,至卜集乡张烧饼村东出境,于任城区大周村南入南阳湖。总长度77.4公里,其中金乡县境内段长30.9公里。境内支流有金成河、友谊沟、彭河、老西沟、大沙河、吴河。

蔡河水系

蔡河与北大溜在任城河湾村北交汇后又经过6.5公里入南阳湖。1996年前称北大溜为干流,《济宁市水利志》(19年版)划分入湖河流时定名蔡河为干流。蔡河古称金山河、凝几河,历史上直接入湖,发源于嘉祥县黄庞庄,于胡集镇尚庄北入境,从胡集潘庄东出境,至任城区大王楼村东南入南阳湖。全长44公里,县境内段长12公里。境内支流有北大溜、鱼山引河。

县域地质为隆陷组合地块,其结构特征是以断块为主,宽缓的波状褶曲为辅,表层为第四纪松散层,覆盖层最厚677.5米,主要有黄褐、棕灰等杂色粘土,粘土质砂、砂砾及砾石组成,属冲击洪相沉积。地下水的垂直分布为三层结构,呈淡—咸—淡。浅层淡水底界面埋深一般在10~30米,是较为理想的可利用地下水源。中层咸水底界面埋深一般为120~250米,该层水的水质远远超出了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质标准。深层淡水埋深较大,开发较为困难,且补源难度大。区内浅层地下水动态主要受降雨和工农业用水的影响,年内有周期性变化,春季,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到六月下旬最枯,汛期来临后随着降雨增多,地下水位有较大幅度回升,到翌年一月达到峰值。金乡南部(以下简称“金南”)通过司马镇东鱼河曹庄橡胶坝拦蓄上游来水引入县内河、沟蓄存;县城北部通过梁济运河将黄河水不断引入南四湖,湖河水位逐年升高,回灌地下水,可使地下水位随之不断升高。 金乡县耕地以潮土为主,土壤表层质地,从西向东是沙壤、轻壤、中壤、重壤和粘土。以轻壤和中壤面积最大,其主要特点是土质疏松,易耕作,适于须根系作物生长。特别是经过多年培肥改良,土壤肥力较高,据化验分析,金乡县农田0~20厘米耕层土壤pH值为7.0~8.0,属弱碱性,有机质含量为1.1%~1.8%,碱解氮60~90ppm,速效磷15~35ppm,速效钾120~200ppm。微量元素如钙、镁、钠、锰、铁、锌、铜的含量都较高,而且较为全面,能有效地促进大蒜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单产。

第一次的七夕节是什么时候?

斗鸡的选种:

斗鸡以体型魁梧、体质健壮结实、结构匀称紧凑、筋肉发达强、健肌肉发达、性强悍、善斗为基本特征。

骨骼发达,骨质致密而粗硬,头、颈昂起,颈、胸、胫几乎成一直线,冠红色,冠、髯、耳垂不发达,眼大而锐,喙粗短、坚硬呈楔形,尖端微弯而甚锐,颈粗长灵活,腿强劲有力,胫长,距发达,长而锐,生向上方。

爪粗大、坚硬锋利,全身羽毛稀薄、粗刚、短而紧贴体表,并富光泽,羽色多样,以黑色羽居多。

斗鸡比赛规则 :

参加斗鸡比赛由斗鸡拥有者提出书面申请,经比赛承办方批准后,持比赛证入场;经批准参加斗鸡比赛者必须按规定时间提前15分钟入场,办理参赛的相关手续。

参赛斗鸡的品种、鸡龄、体重由参赛者双方提前协商一致后方可进行比赛;比赛30分钟后,参赛双方有要求一次暂停的权力,每次暂停为1分钟,可给鸡喷水、喂水但不得给鸡喂食、喂药;参加比赛的斗鸡应喷涂红色或黑色明显标识,以便裁判区分。

关于少字的诗句

---七夕节的来历及牛郎织女在凡间的故事:

“七夕”即阴历七月初七夜,如今被称作“中国情人节”的传统节日,为什么定在七月七日夜呢?说出来,恐怕要惊你一跳。郴州在汉初设为桂阳郡,在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一些阶段就叫桂阳。桂阳是个出仙人与神话的地方,西汉即有《桂阳列仙传》,其中有个叫“成武丁”的成仙,很出名。《神仙传》、《列仙传》、《太平广记》、《中国神话人物辞典》都有其传,牛郎织女的相会日期,就是他透露出来的。南朝志怪集《续齐偕记》中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当问:‘织女何事渡河?兄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去后三十年当还耳。’明旦,成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茅盾先生在《中国神话研究》一书中,就引用了这个故事。

-----节选《牛郎织女与郴州成仙》作者: (郴州市作家协会副、政协文史研究员):张式成

以下为牛郎织女在湖南郴州桂东发生的故事:

桂东仙缘桥(仙人桥)

----牛郎织女在凡间相会的地方,现代相爱男女的朝圣之地

从湖南省桂东县普乐乡东水村往红洞、上井的河流,从"哈喉脑"开始沿江而上,去新庄村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大小不一的疑为“冰臼群”,的石窟窿,大如"禾桶缸,"小如'谷箩框"当地语言),延绵数十里,当地人称为马蹄印.为什么会留下这么多大小不一的蹄印呢?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南阳城”据说是西晋时期湖南南方的桂阳郡城,现在的郴州市,简称为“南阳城”。据桂东县志记载:宋嘉定四年(1211),析桂阳县(即今汝城县)的宜城、零陵二乡置桂东县,县治设上犹寨(即今寨前)。明洪武元年(1368),移县城于沤江上游的凤凰山前。),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伏牛山”,即位于与桂东县交界资兴市的“石牛山”。石牛山海拔1238m,属于八面山支脉,南北走向。资兴古八景之一,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的灰牛大仙被降伏于此,故古时也称“伏牛山”。)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牛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牛郎暗自伤心流泪,不知家去何方。

那头老牛看着被赶出家门的牛郎形单影只无家可归,顿生怜悯之心,告诉牛郎,自己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的地方是一个离天最近的地方,那里离天只有三尺三,至今仍处于原始状态,没有人为改造痕迹,千年铁杉竞秀,千年古道斗险。原始森林间,飞禽走兽生活期间;那里由于离天较近,故而气候凉爽,当天上的神仙酷暑南耐时,神仙每年夏天下凡避暑纳凉的地方,于沤江河边洗澡降温,或游水嘻戏.它就经常看到有神仙在山顶上下棋,仙女在那河里洗澡,乃人间仙境,去那里生活将会比这里更加美好.

于是牛郎随着老牛一起离开那个伤心地,跋山涉水,来到了老牛所说的离天三尺三的地方,在一个叫牛氏坪(现也叫牛屎坪)的地方住了下来. (即如今湖南桂东八面山一带,古又人云: 八面山, 离天三尺三,人过要弯腰,马过要下鞍,现有景点有“八仙下棋”,古活化石银杏树等.盛产人间仙草灵芝,.桂东牛果等 .桂东县城,海拨800多米,是湖南省海拨最高的县,那里夏季气候凉爽,晚上睡觉还要盖被,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有天然空调城之美誉,怪不得神仙也下凡到此避暑纳凉了,呵呵。)

一天,天上酷暑难耐,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纳凉,在沤江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织女后来和诸仙女回天朝后对牛郎日夜思念,便骑一匹白色的天马偷偷下凡,来到人间.为了不让玉皇大帝发现,于是带着牛郎从牛氏坪沿沤江转至东水村去人迹罕至、偏远得神仙也很难找到的新庄村青石洞安家.

途经桂东牛塘界,没有路难以前行,在沤江边住了一个晚上,老牛也累了,牛郎陪老牛在沤江边上洗了一个澡,他们洗了澡的地方被老牛滚出了一口大塘,当地人后来把这个地方称为大塘,现称为大塘乡,他们在沤江边住过的地方称为牛难前,也就是牛郎难以再向前前进的意思。(现也叫牛栏前,位于普乐乡沤江边),

进入东水村后,由于东水村的地势比沤江高,沤江水流不进东水村,而且山高路徒,没有水路可走的白马马蹄和老牛的牛蹄受伤,留下一个个蹄印,织女看到伤心落泪,泪流成河,便是今天的东水河,原来东水村本无水,因为水应从西向东流,沤江水不可能倒着往高处流,织女没来之前,当地百姓一直处干旱之中,经常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饥荒连年.自织女的眼泪变成水后,当地百姓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正是因为东水村的河水是织女的泪水演变而成的,所以水也就可以从东向东流,从高处看水是倒着流,故留下了"桂东东水水流东,东来东去"的千古佳话,这也是东水村村名的由来.

织女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在十分偏僻新庄村青石洞安下家来,做了牛郎的妻子。刚到此处牛郎织女人生地不熟,茶米油盐,样样皆缺。牛郎只好每天上山挖竹笋、蕨菜根,黄菌等充饥。心灵手巧的织女把吃不完的竹笋烘烤成笋干,蕨菜根加工成蕨淀粉,黄菌晒成黄菌干 ,吃的解决了,但缺茶少油,织女于是又把牛郎在终年云雾飘渺齐云山上找到的叶大叶小的两种茶树,叫牛郎带动当地百姓广种于桂东大地。 叶大而粗的叶子不能吃,但它的果实可以产油,当地百姓把这种茶树称为木子树所产油的叫木子油,即茶树油。叶小的那种茶树叶嫩而叶子可以泡着喝,鲜美提神,牛郎非常喜欢。即现在大地乡的云雾茶,现在又叫玲珑茶;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织女在离青石洞较远的另一个神秘的洞穴里划出一块神田,牛郎每天早上骑着白马带着老牛去那里耕种,中午肚子饿了就在石洞里生火做饭,做饭时洞里常常烟雾渺渺,当地百姓后来把这个石洞取名为“碧洞飞烟”;晚上回家途径东水村时都稍作休息,现在白马休息的地方也叫“五马归巢”.牛郎把织女从天上带来的大禾仙米、苡米等播种下去,年年耕种,年年丰收.

一年天上又酷暑难耐,天上的一条金龙和诸仙一起下凡纳凉,金龙突然特感凉快无比,一个喷嚏,变成一场大水,使得八面山的青山河河水瀑涨,大水带着泥沙咆哮而下,淹没了沤江边的万顷良田,当地百姓欲哭无泪,牛郎知道后,带着白马和老牛帮助当地百姓在沤江边上治沙造田,最后把被淹的万顷良田重修于好,深受百姓爱戴。当地百姓为了记住这个事情,把青山河发大水的地方称为“青山”、“大水”两个地名,把牛郎治沙造田的地方命名为做“沙田”,即现在桂东沙田镇。金龙惹祸后不敢再回天上,愧于当地百姓,自愿留在凡间,充当沤江守护神,从此沤江不再发特大大水,当地百姓于是又把沤江边上的一个村庄命名为龙头村,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

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虫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天虫,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织女又发动当地百姓广种桑树,养天虫取丝,牛郎每天把丝带回家给织女织布。为了感谢织女给了天虫产丝,当地百姓把天虫尊称为“蚕”,这也是把产丝的虫子取名为蚕的原因.为了纪念织女给了天虫取丝织布,当地人又将地名取名为丝都,即现在的桂东四都,把牛郎耕种的神田称之为“仙人石田”.仙人石田洞现己成为桂东著名的旅游胜地.到现在,如果你去旅游观光,还可以看到牛郎在那里耕种的身影呢。

织女把新纺出来的布拿到一条小溪里面挂着漂洗,但见白光闪闪,暇光万丈,当地百姓以为金龙现身,惊喜万分,纷纷跑去观看,一看才知道是织女在漂布,一个个啧啧称奇,织女上了天朝以后,她漂布过的溪流形成了一个一百多米高的瀑布,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织女的故事,把那条小溪称之为龙溪,把那条小溪漂布过的地方称之为龙溪漂布,现在又叫龙溪瀑布。把当地地名称之为新纺,也就是现在的新坊乡。

牛郎和织女就这样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生了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它会变成一棵树,长果子给牛郎的后代吃,还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老牛说完这此话后就死了.死后,牛郎把老牛埋葬于桂东的一座高山上,即现在桂东的牛死仙山,以前建有一处牛仙庙,由于年久失修,仅残留遗址.非常奇特的是,当地猎人在牛死仙山打猎时,怎么样也打不到猎物,似有神灵佑护,被猎人称为打猎禁地.

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老牛的坟上果然长了一棵树,树上结满了果实,当地百姓称之为牛果.牛郎穿上牛皮做的鞋,带上用大禾米加工成的黄糍粑干粮(大禾黄糍粑,现桂东著名特产),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话说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用力过猛,金簪朝东落到凡间,插到了位于桂东县黄洞乡羊石坳山顶,山顶突起三峰,盘结如鬟,因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盘结如鬟而得名,原叫织女云鬟,现称玉女云鬟,桂东著名景点。据说武当派祖师爷“张三丰”也慕名来过此地。 并在石头上刻下了“丰”字。金簪朝东划落,一道金光划过的地方现在称为东洛乡。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百鸟之王--凤凰,凤凰把鸟儿们召集起来,在凤凰的栖息地(即如今在桂东县城旁的凤凰山,现仍有演变成为小个儿的凤凰那附近栖息,还有一棵需要四人合抱的千年古松,被誊为中国马尾松之王,该处也是桂东著名景点之一,称之为“凤岭古松”),在两棵千年古松树里,开了一个百鸟大会。后来人们把这次百鸟大会也称之为百鸟朝凤,百鸟们共同商讨如何帮助牛郎飞到天上去追织女,这时,生长在相思泉的喜鹊勇敢地站了出来,泪水汪汪地请求凤凰,要去帮牛郎,凤凰被喜鹊助人于危难的精神所感动,同意了喜鹊们的请求.于是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玉皇大帝牵怒于白马私自带织女下凡,触犯天条,把白天马贬为凡马,留在人间,所以现在仙人桥所处的山也叫白马山,白马山上有个千年不枯的泉眼,便是织女被天兵天将带回天庭时,对心爱的牛郎和给她找到人间真爱的白马所留下的伤心泪,泪滴成泉,也就是今天的相思泉,生长在旁边的豆科植物成了相思豆.由于这种原产的相思豆比较大而且有花纹,当地人又把它称为花豆.(据传,大诗人王维听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之后,非常感动.只知道相思豆生长于南方,却不知是生长在南国偏远山区桂东的花豆才为真正的相思豆,让世人以为南方的另外一种豆也是牛郎织女的故事里面的相思豆,留下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千古佳句.但对桂东而言,多少有些遗憾.).

树上一群比翼鸟被牛郎织女感天动地的爱情所感动,其中,喝了相思泉的个儿小的鸟儿,就变成了桂东著名相思鸟,飞得高的鸟儿每年七月七日都带着牛郎飞到天上,搭成如同凡间的石桥一样,让牛郎织女在天上约会,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个凄美的爰情故事,将这种鸟称之为喜鹊,每年七月七日称之为七夕,喜鹊所搭的桥也称为鹊轿。

织女上天庭后怛心白马和牛郎的牛没草吃,就让雷公在白马山顶上放一把山火,烧掉山顶的树木,让山上长满白马和牛郎的牛所需要的青草,所以到现在,白马山顶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莫名其妙的发生一起山火。。。。

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时间久了,对凡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两个小孩的思念与日俱增,便请求王母娘娘让她下凡看看孩子, 王母娘娘于心不忍,但又不可以让她们继续生活在一起,但出于骨肉之情,每年看看小孩,也是合情合理,于是按照喜鹊搭桥的办法,下令二郎神,在牛郎织女所住的青石洞旁把山劈开, 二郎神再搬来一块巨石,横架南北,石桥两头宽,中间窄,桥面稍斜,以防他们跨越桥中央, 借以阻断织女的回家之路.据说现在,有胆量走完此桥的人,无任男女,没有找对象的,走过此桥后,必可找到美好姻缘,准备结婚的男女双双牵手走过此桥,结婚必会幸福美满百年好合,已结婚的男女感情不和时双双牵手走过此桥,必会和好如初。感情已经破裂的男女,双双牵手走过此桥,还可以破镜重圆等等。具体是否如此神奇,只有你自己亲自去体验了才知道。。。。。

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上半夜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下半夜牛郎织女在石桥相会,也就是现在的仙缘桥,至今牛郎织女所住的青石洞旁那边的桥边上,耸立着一高一矮两个石头, ,传说就是牛郎织女的两个孩子,当地人把它称为,望星石,也称望亲石.他们每天翘首相望,看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星,等待父母亲的到来,日久天长,成了今天的永恒追求的象征………

由于织女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而私自下凡,牛郎织女在凡间所约会过的桥称为仙缘桥,现也叫仙人桥,住过的洞叫情思洞,现在也叫青石洞,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牛郎织女住过的洞室,把新郎新娘结婚用的房叫洞房,这也是洞房的由来

由于鸟儿们每从四面八方回来搭桥,于是在桂东形成了一条千年鸟道,鸟儿因赶着要去搭桥,经过千年鸟道那个地方,当地百姓把这个地名取名桥头,鸟儿经过的山叫鸟岭.(现在桂东桥头镇),

新庄村当地百姓偷看织女在约会时为了更加美丽而集百花化新妆,古称化妆为上妆,卸妆为下妆,故有新庄,上庄,下庄三个地名.

听说,现在有很多谈恋爱的男女,为了神圣的爱情,不顾爬山涉水之艰辛,来到仙缘桥,海誓山盟,以表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之心,更有人勺一碗相思泉的相思水,送给自己暗恋之人,借物传情,皆大欢喜.

织女为了爱情而下凡生活在湖南,于是有了湘女多情的说法。桂东人民为了沤歌这个故事,把桂东的一条织女下凡洗澡的大江称之为沤江,把沤江的一条支流称为牛郎江,(住于桂东寨前,后简称为牛江)两江相汇,意为让永不停息的江水,把天上人间的爱情故事,百年好合,永远沤歌,流源远长...................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后记:由于牛郎织女在桂东的神话传说己有上千年历史了,现在的年轻人又不喜欢听故事,发生在桂东有关牛郎织女神话传说被人渐渐遗忘,只有老一辈少数几人还能依稀记起,但也残缺不全,加上地名变更,如丝都现己更名为四都,牛氏坪更名为牛屎坪;织女云鬟更名为玉女云鬟,龙溪漂布更名为龙溪瀑布;仙缘桥更名为仙人桥等等,渐渐的,连桂东本地人也逐渐忘记,有的甚至完全遗忘了这个美丽的传说,这在传说发生地来说,不得不承认是件非常遗憾的事.

今天,笔者通过寻访众多老一辈人士搜集整理出来,许多典故,地名等己无从考证,欢迎广大朋友继续发掘,并请多多指正,共同努力去完善.目地只有一个,让发生在桂东的美丽传说继续流传下去,发扬光大.

附记:

1.与牛郎织女在桂东有关的地名:“南阳城”、牛氏坪(现也叫牛屎坪)、牛塘界、寨前乡、大塘乡、普乐乡 东水村 牛难前(牛栏前)、大地乡,“青山乡”、“大水乡”、沙田镇、龙头村、(丝都)四都乡、(新纺)新坊乡、龙溪村 、黄洞乡、东洛乡、桥头镇、新庄村,上庄,下庄

2.与牛郎织女在桂东有关的山:八面山、凤凰山、鸟岭、齐云山、羊石坳山、白马山、牛死仙山、另外还有“伏牛山”,即现在位于与桂东县交界资兴市石牛山。

3.与牛郎织女在桂东有关的水:沤江、东水、龙溪、大水、(牛郎江)牛江

4.与牛郎织女在桂东有关的景点:湖南桂东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天然空调城--桂东县城、、“凤岭古松”、八仙下棋、东水水流东、马蹄印、五马归巢、“碧洞飞烟”、“仙人石田”.(龙溪漂布)龙溪瀑布、牛仙庙、(织女云鬟)玉女云鬟、千年鸟道、鸟岭、望星石、相思泉、(情思洞)青石洞、(仙人桥)仙缘桥。

5.与牛郎织女在桂东有关的土特产:灵芝,、银杏果(白果)、桂东牛果、大禾仙米、苡米、大禾黄糍粑、相思鸟、相思豆(花豆)、笋干(玉兰片),蕨菜、蕨粉、黄菌干、木子油(茶树油)、云雾茶(玲珑茶)

6.与牛郎织女在桂东有关的名词:洞房的由来、“蚕”的由来、湘女多情的由来、相思鸟的由来、喜鹊的由来。

7..与牛郎织女在桂东有关的歌曲 。。。

8.与牛郎织女在桂东有关的诗词:收集中。。。。。

9。与牛郎织女在郴州桂东的其它文章:节选《牛郎织女与郴州成仙》作者: (郴州市作家协会副、政协文史研究员):张式成 郴州风杂志期刊: 2006年9月第14期

1.含有“少”字的诗句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於江湖间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数量很少,量词

花落知多少。

少:就是表示数量小。

2.含有"少"字的诗句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古乐府长歌行 汉 佚名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盈月,西北望,射天野狼。

杜甫诗全集·卷四

徒步归行

瞑公壮年值时危,

经济实藉英雄姿。

国之社稷今若是,

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

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

白头拾遗徒步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

论心何必先同调。

妻子山中哭向天,

须公枥上追风骠。

/question/question?qid=1305082901289

3.诗名里带少字的诗词有哪些

1、《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送别诗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2、《病少间作》 宋·陆游 身如水有沤,病如云无根,方其未散间,妄谓有我存;沤坏水渺然,云灭。3、《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宋·李弥逊 我从西山居,不作东山梦。

联绵翠光浮,远目不暇送。飘飘贵公子,万卷。

4、《次韵鄂州吴少保南楼》 宋·项安世 武昌城头起高阁,下见二江争一壑。滔滔还作一江流,底用相遭苦相恶。

5、《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唐·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6、《次韵少稷梅花》 宋·韩元吉 君不见江城梅花春欲动,剪冰仙人作花供。客来酒尽甘啜醨,常恨公田无。

7、《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唐·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8、《赠苏少府》 唐·白居易 籍甚二十年,今日方款颜。

相送嵩洛下,论心杯酒间。河亚懒出入,府寮。

9、《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 宋·苏轼 朱门有遗啄,千里来燕雀。公家冷如冰,百呼无一诺。

平生亲友半迁逝,。10、《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七首》 宋·范成大 芜城老藓不知春,忽有柴门月色新。

芝草琅玕无锁钥,自无超俗扣门人。

11、《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唐·岑参 闻君行路难,惆怅临长衢。岂不惮险艰,王程剩相拘。

忆昨蓬莱宫,新授。12、《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 宋·魏了翁 载酒时从执戟郎,雅知清望称鸳行。

肯来芹泮提英裁,要取芳编阅书香。

13、《次奉少游梅韵》 宋·杨万里 南枝外槁中不槁,未叶先花笑人倒。已从寒里诗愁著,可复溪边被花恼。

14、《次君表韵答叶少蕴甥》 宋·晃冲之 老去幽栖谁比数,传君诗一邑人惊。

敢叨礼亦推甥舅,借问年犹丑弟兄。

15、《次韵答秦少章乞酒》 宋·黄庭坚 朝事鞍马早,吏曹文墨拘。初无尺寸补,但于朋友疏。

岂如箪瓢子,卧起。16、《次韵奉酬丁少詹见过同游仙岩遇雨而别》 宋·陈傅良 佳人何似似江梅,邂逅梅阴共举杯。

欲与溪山成胜话,却因风雨得空回。

17、《哭赵百微少蓬二首》 宋·刘克庄 书筒旧岁尚谆谆,曾几何时哭蜀珍。对紫薇边还老手,近红云处立长身。

18、《冲谷道章少隐还自上饶不见过而遂归怀玉作诗》 宋·赵蕃 幽居非不佳,竹屋静以深。

春归邈亡踪,草木成嘉阴。天气殊未快,令人。

19、《重酬姚少府》 唐·贾岛 隙月斜枕旁,讽咏夏贻什。如今何时节,虫虺亦已蛰。

答迟礼涉傲,抱疾。20、《适越留别谯县张主薄申屠少府①》 唐·孟浩然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

幸值西风吹,得与故人会。 君学。

21、《鲜于少府宅看花》 唐·李端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

垂栏复照户,映竹。22、《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楼钥 兰亭修禊就和中,群贤高会俱雍容。

右军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传无穷。

23、《送修武元少府》 唐·钱起 寸禄荣色养,此行宁叹惜。自今黄绶兰时,不厌丹墀芳草色。

百战荒城。24、《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少府伟、》 唐·韦应物 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馀。

光风动林早,高窗照日初。独饮涧中水,吟咏。

25、《次韵少野》 宋·陈著 古调难逢钟子期,近交只数已公诗。家风自别闲相似,心事无涯话有时。

26、《吏部彭侍郎召会冯少师园亭即席赋诗》 宋·范祖禹 门生犹记凿龙登,载酒东堂命友朋。

终日清谈陪几杖,赤松况是坐禅僧。

27、《次莫少虚韵》 宋·郭印 富贵等劳生,不如行乐耳。遑遑观一世,荣辱随偾起。

幽寻苦无暇,佳处。28、《八月二十八日与潘少白刘君曲草酌耕养堂时刘》 宋·舒岳祥 二子论秋夜,秋蛩是四隣。

叶黄狐下陇,灯暗鼠欺人。借誉门多客,临危。

29、《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杨吉老释介然》 宋·吴则礼 吾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遣似吕南山,未要余子会。

平生太玄雄,犹有。30、《和朱少翁除夕》 宋·章甫 破晓东风又磔鸡,人心物态两推移。

建瓴岁月今将老,漂梗江湖少不羁。

31、《送丹阳赵少府(即给事中涓亲弟)》 唐·卢纶 恭闻林下别,未至亦沾裳。荻岸雨声尽,江天虹影长。

佩韦宗懒慢,偷橘。32、《送班主簿(一作少府)入谒荆南韦常侍》 唐·方干 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

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波移彭蠡月,树没。

33、《赋石奉送钟德林少尹员外》 唐·徐铉 我爱他山石,中含绝代珍。烟披寒落落,沙浅静磷磷。

翠色辞文陛,清声。34、《和裴少府怀京兄弟》 唐·皎然 宦游三楚外,家在五陵原。

凉夜多归梦,秋风满故园。北书无远信,西候。

35、《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 唐·刘长卿 繁云兼家思,弥望连济北。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

萧条主人静,落叶。36、《秋晚卧疾寄司空拾遗曙卢少府纶》 唐·耿湋 寒几坐空堂,疏髯似积霜。

老医迷旧疾,朽药误新方。晚果红低树,秋苔。

37、《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唐·刘禹锡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

云涛润孤根,阴火。38、《赠姚合少府》 唐·张籍 病来辞赤县,。

4.字数少的古诗要30首

古诗词赏析1《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被历代诗人公认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2《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3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明代胡应麟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紧扣夔州特定环境。

首联对起,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奇妙无比。颔联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情怀,透过沉郁苍凉的对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

四句诗闻与见,山和水,两两间隔,妙语天成。后四句写登高时触发的感慨,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颈联从纵(时间、“百年”)、横(空间、“万里”)两方面着手,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使人深深感到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脉搏,并和上联的“无边”、“不尽”,在意境上互为呼应。尾联也以对作结,并分承五六两句,盖久客则艰苦备尝,多病则潦倒日甚,所以白发频添,酒杯难举,同时点出了此时艰难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4 《秋兴》(二)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这首诗章法严密:从白天写到日暮,从日暮写到天黑,从月光的移动写出时间的消逝。这是时间的结构。

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的结构:第一首几乎全是写夔州的秋天,只有“故园心”三个字遥遥呼唤了长安;到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是长安,“画省香炉违伏枕”也是长安,对长安的怀念开始一点点地增加。杜甫不是只用理性来安排他的结构,他是随着他感情的感发来写他对长安之思念的。

从现实夔州的秋天一直写到心中往昔长安的春日,杜甫的描写既反映了现实又超脱出现实。他不被现实的一事一物所拘限,就好像蜂之酿蜜,那蜜虽然自百花,却已不属于百花中的任何一种。

5《秋兴》(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其气概和风韵,堪称压卷。

起笔两句,最称警挺,已摄秋景之神。前两联极写绝塞萧森秋景,有笼盖八章之势。

江间塞上,状其悲壮;丛菊孤舟,写其凄紧。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到夔府的往复。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6《春夜喜雨》杜 甫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 细 无 声。 野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的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

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

后面三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

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7凉州词 王之涣 。

5.13首字最少的古诗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州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9、《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0、《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3、《送上人》 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