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籍在中央现任最大官_湖北籍在中央现任最大官员有哪些
1.张居正是谁?
2.武汉历史最有名的人物是谁?
3.清朝官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4.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军官为什么大多数是浙江人,而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大多数是湖南湖北四川人
5.总督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
6.向红林的履历
7.湖北有什么名人
古代
殷民
殷民为池侯
殷通
殷通,秦代会稽郡守。
殷续
殷续,汉代有北地太守。
殷丹
殷丹,东汉会稽太守。
殷裒
殷裒,晋代荥阳令
殷羡
殷羡,字洪乔,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其性格耿介正直,当他赴豫章太守之任时,京城许多人托他带书函于家人,当他走到石头城时,竟把一百多封书函扔进河中,并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因此,后世把寄书遗失者,泛称为“付诸洪乔”或“洪乔之误”。
殷融
殷融,字洪远,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生卒年不详,约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前后在世。桓彝见而叹美之。喜欢《易》、《老》之学,善属文而不善口辩,其兄殷羡之子殷浩每与之谈,殷融总谈不过殷浩。为司徒左西属,饮酒善舞,终日啸咏,不以世事自缚。累迁吏部尚书、太常卿,卒。殷融著有文集十卷,(《隋书》、《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殷浩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名臣。识度清远,好老易,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晋建元初征为建武将军,后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因北征失败,免为庶人。竟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殷芸
殷芸,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南朝梁文学家。官秘书监、司徒左长史,曾奉武帝命作《》十卷,时称《殷芸》,已佚。
殷钧
殷钧,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南朝梁临川内史,仲堪五世孙。好学有思理,善隶书,为当时楷法。后官至国子祭酒。
殷仲文
殷仲文,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文学家,曾官尚书、东阳太守。擅文辞,其诗开始改变东晋玄言诗的风尚,但其玄气并未尽除。
殷仲堪
殷仲堪,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将领,玄学名士。曾为谢玄参军,出守晋陵郡,太元末领黄门郎,据《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载:“宠任转隆。……帝以会稽王非社稷之臣,耀所亲信以为藩捍,乃授仲堪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武将军、荆州刺史。”
殷仲容
殷仲容,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唐朝著名书画家。不害孙,闻礼子(一说令民子),世代皆工书画。官工部郎中、申州刺史。善画人物、工写貌,擅长用墨,浅深浓淡,如兼五彩,为水墨画之先驱。书法兼篆隶。
殷不害
殷不害(505—589),字长卿,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南朝齐豫章王行参军殷任(《南史》作殷汪)的孙子,南朝梁尚书中兵郎(《南史》作尚书兵部郎)殷高明之子。初仕梁为廷尉,入陈官晋陵太守,后主即位加给事中。少孤家贫,事母养弟,士大夫以笃行称之。一生善工书、画。卒年八十五。史书《陈书本传·南史本传·历代名画记·图绘宝鉴》对其生平,特别是少时的艰辛生活有记载。
殷不佞
殷不佞(518年—573年),字季卿,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殷不害弟,是南朝著名的大孝子。
殷开山
殷开山(?-622年),名峤,字开山,雍州鄠县(今陕西户县)人,封勋国公。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父殷僧首为隋朝秘书丞,隋末为大谷长。李渊自太原兵起,召补大将军掾,从攻西河为渭北道元帅长史,与刘弘基屯兵故城,破京兆内史卫文升之兵,赐爵陈郡公,迁丞相府掾,从秦王李世民率八总管兵讨薛举战败,士卒死者十五六,被除名为民,后又从平薛举子薛仁杲,恢复爵位。武德六年(622年)在讨伐刘黑闼的路上,殷开山病死,李世民临丧痛哭,赠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谥曰节。贞观四年(630年),配飨唐高祖庙庭。
殷盈孙
殷盈孙,唐代成都诸曹参军。
殷维白
殷维白,江苏人,元代画家。以擅长画丑陋人物闻名。
殷士儋
殷士儋,山东历城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间进士,历检讨、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后入阁拜相,因与其他权臣不和,不久辞职回家。
殷奎
殷奎,明代名人、学者。
殷化行
殷化行,陕西咸阳人,清代大臣。康熙年间武进士,初授守备,后积功授三屯营副将,擢台湾总兵官,累官至广东提督。
殷树柏
殷树柏,浙江嘉兴人,清代画家。擅长画卉,法宗陈淳、恽寿平,下笔恬静,清丽有韵味,尤善小幅,晚年喜写蔬果,书宗柳公权,用笔挺拔。传世作品有《冷竹寒泉图》、《鸡鸣图》、《三秋图》。
殷世安
殷世安,江苏常熟人,清代画家,字济公。工诗,写墨竹有烟霏雨露之致。殷良弼:江苏无锡人,近现代林学专家。曾赴日留学。回国后曾任北平(即北京)大学农学院、西北农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森林系主任,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林学会。编有《林产制造学》、《实用伐木运材及工程学》。
殷兆镛
殷兆镛,字补金,号谱经。江苏吴江人。道光年间进士。英法联军侵陷大沽,进犯天津,他力主抗战,屡次上疏,请“黜邪谋,决大计”。著有《齐庄中正堂集》。
近现代
殷承瓛
殷承瓛(1877-1945),字叔恒,又名仪青,云南省陆良县马街镇良迪村人。与蔡锷为日本士官学校同班同学,1909年毕业回国,任第七九镇参谋官兼云南讲武堂教习。
1911年参加重九起义,任云南军参谋长。1912年率兵进藏平叛。1915年参加护国运动,任护国军第一军参谋长。胜利后出任川边镇守使,后晋升为陆军上将,1918年卸职为民,1945年病逝于昆明,终年68岁。他不但是一位军事指挥家,而且喜欢文学书画,家中藏书达数万册。1950年其长子殷渥群遵父遗教,将所遗图书全部捐赠云南省图书馆。
殷田昌
殷田昌(1868—1947),微山县郗山大闸人。幼读诗书,精于音律。20年代中期, 在济宁土山与贺金城、贺金柱兄弟合演扬琴。30年代,在济南西市场开四明轩茶社 演唱琴书。 1942年山东琴书在立门户时公推他与贺金城、茹兴礼3人为开山祖师, 创立“殷、贺、茹”门,在济南宣告成立门户。1947年11月,病逝于济南。
殷赉臣
殷赉臣(1880.11—1943.10),名良弼,字梦班,县赵河乡蔡畈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科举人,光绪二十九年会试挑选誊录议叙知县,光绪三十年特别殿试钦取内阁中书,光绪三十三年朝考授军机章京,宣统年间任陆军九师、湖北督军公署军法官,民国初期任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秘书长、湖北房县知事、襄阳警察厅厅长、郧县知事兼襄郧镇守使署参谋并执法官,民国17年(1928)至23年在家课读乡里子弟,民国24年至26年任安徽省建设厅秘书,民国27年至32年任县财委会委员长,民国32年9月因患痢症病逝家中。
殷夫
殷夫(1910-1931),烈士,中国******、革命英烈之一. 遗世作品编有《殷夫选集》、《殷夫诗文选集》等。写出了《血字》、《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前进吧,中国!》等红色鼓动诗,翻译了匈牙利民主革命诗人裴多菲的传略及诗集,并开始与鲁迅长期联系,1930年3月参加发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这时期创作的诗歌、散文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对左翼文艺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鲁迅曾给予很高的评价。5月代表“左联”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1931年1月17日下午,在东方旅社准备参加党的重要会议时,因叛徒出卖又一次被捕,2月7日深夜,与柔石、胡也频等24位战友一起,被国民党派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涨沪警备司令部的墙外,时年28岁。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殷希彭
殷希彭(1900-14),少将,河北省安国县人。中国殷姓开国将军之一.1931年获日本东京庆应大学病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时期,任华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华北人民卫生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卫生部部长兼医学院院长。1954年任中国第一军医大学的校长。1958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开国少将中,1938年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或1938年参加中国***,1955年授少将军衔者,仅有殷希彭、李曼村、高存信、梅嘉生、傅继泽、管松涛6人。14年12月5日逝世,终年74岁。编著有《病理学讲义》、《病理学实习手册》。
殷国洪
殷国洪(1911-—),少将,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中国殷姓开国将军之一.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青岛基地干部部部长。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海军炮兵学校政治委员,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授予中国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殷承祯
殷承祯(1915-1990),少将,湖北省崇阳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中国殷姓开国将军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部长,中国总后勤部财务局局长,总后勤部物资部副部长,总后勤部财务物资部部长,总后勤部司令部顾问。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授予中国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1月5日因病逝世,终年75岁。
殷祖绳
殷祖绳,曾任国民常11师32旅旅长;铨叙厅副厅长;1936年3月18日被封为陆军少将;1937年4月2日被封为陆军中将.
殷秀梅
殷秀梅,当代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祖籍山东,1956年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第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中国公安部特邀监督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殷秀梅
殷桃
殷桃,当代著名演员,1999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200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本科,现为空军电视艺术中心演员 正连职上尉军衔。
殷剑
殷剑,中国著名帆船(板)运动员。1994年进入四川邛海水校,1995年进入四川队,19年进入国家队代训,2001年正式入选国家队。
殷铁生
殷铁生,著名足球运动员,教练员。
殷娜
殷娜,运动员,中国女排主攻手。
殷雪梅
殷雪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
殷美生
殷美生,乡村文化名人,江西省湖口县委中心报道组成员、 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全国“十佳”通讯员 、农民日报特约通讯员、九江《浔阳晚报》特约记者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子曰诗社”会员、九江市诗词联学会会员、石钟山诗词学会会员、湖口县流泗诗词分会副会长、理事、会长助理、泗桥诗社社长。
张居正是谁?
一. 方氏朔源
方氏至今有近4700年的悠久历史, 出自方雷氏。神农炎帝十一世孙即八代帝榆罔长子曰雷,黄帝伐蚩尤时,雷因功被封于方山(今为河南省禹州市),雷受封于方山后,称方雷氏,子孙以地为氏,分为雷姓和方姓, 到了西周宣王时,方雷的子孙中有一位叫方叔的将军,智勇过人。奉命南征,平定过荆蛮的叛乱,为周室的中兴立下了大功。因此,后世不少方姓宗谱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后”之说。 方氏在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时就承诏定谱,《方氏血脉谱》早在东晋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36)就被御批为“名家盛典”,并敕谕方氏子孙,“世代藏传,永久勿失”。宋代安徽宣城有一支方姓改成邝姓. 广东及海外许多地方都建有"雷方邝" 溯源堂组织. 方、雷、邝三姓“源同一脉,衍以三宗”. 《歙淳方氏柳山真应庙会宗统谱》中记载:“歙之方,自河南之固始,无别出也。江南、闽广之方,俱自歙之东乡,无别出也。歙之东乡,则今淳安也。方之在徽歙者,皆出淳安,谱牒甚明。苐各派繁衍,昭穆难序耳,世祖黟侯之墓与庙在淳者,子孙世守之。在歙者,惟柳亭山一庙,郡志载焉“。
二、方氏概述
西汉末,丹阳县令方紘因王莽篡权,为避乱,从河南迁居安徽歙县东乡(今为浙江淳安),成为徽严二州,乃至所有的江南方氏之共祖。纮二传为储, 其后代繁衍于严、婺、越、九江、滁阳、莆田、徽、宣、池、秀、湖、常。储有三子,其长子仪之后,迁湖、常、鄞、滁、仁和、南海、莆田、兴化、九江,以莆田最盛。其次子觌、季子洪之后流布亦广。 汉唐间居住于歙东乡及浙江省交通便利处的方氏,主要是觌与洪的后代。方氏为名门望族,徽州八大姓之一, 方姓在歙县为第3大姓, 淳安为第1大姓.汉唐间方氏封侯伯以上者有31人.直至近代, 几千年间都是名人辈出. 主要有东汉名宦方储,唐代农民起义领袖方清,唐才子诗人方干,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方腊、状元教育家方逢辰,文学家方回,诗人方岳, 明代医学家方有执、制墨名家方于鲁,清代文学家方士庶、戏剧家方成培,当代“中华第一刀”砚雕大师方见尘等。
最早迁福建莆田的方姓为唐时方叔达官泉州, 后居莆田方山,后裔称"方山方". 晚唐另一支迁莆方姓为古歙人方廷范官长乐,被封金紫光禄大夫".生7子, 其中6子皆仕,时称"六桂联芳",尊方廷范为"六桂之父", 后裔称"金紫六桂方氏".该支方氏的不少外迁支派以"六桂堂"为堂号, 如福清方氏,东莞方氏等等.在莆田现在仍有方姓约6万人. 宋明时期, 莆田方氏科举盛况空前,科甲人物竞达360(进士和举人)多人.两宋代时方氏有28对父子、26对兄弟中进士, 进士多达132人.居莆田诸姓之冠.《莆田县志》载从唐到清,莆田方氏考中进士168名,居第二位.莆田历史上6大藏书中有3座是方氏所建的. 其中白杜方氏的"白杜万卷楼"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 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藏书楼. 由于科举盛况, 很多族人在外为官,后裔遂定居他乡异地,以广东最多. 莆田因而也成为继古歙县后,方氏迁徙的又一个重要中转地和发源地.
桐城(今为桐城和枞阳)方氏有三支, 为桐城第3大姓. 曰“桂林方”,“鲁谷共方”又名“猎户方” 和“会宫方”. 桐城方家以古文名世,代有才人,文风衍长,几百年不衰。桐城方氏,世代书香,为我国明代中叶以来,学术文化与道德上,历史贡献最著之家族。直到当代, 桐城方氏都可谓是名人辈出,名家如云. 如方学渐, 方孔炤、方维仪、方以智、方中通、方文,方孝标, 方亨咸,方苞, 方观承, 方维甸, 方竹圃、方宗诚、方东树、方守敦, 方孝岳,方东美, 方令孺,方圭德(舒芜),方治,方鸿寿, 方子哥,方兆祥等等。桐城方氏不但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桐城方氏易学学派", 而且还开创了主导清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对名满天下的书香世家桐城方氏,梁实秋曾不无夸张地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朱彝尊云:"方氏门才之盛,甲于皖口,明善先生实浚其源。东南学者,推为帜志焉。". 桐城方氏把方氏书香文化传统发扬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为方氏扬名立世作出巨大的贡献.
方姓以河南为发源地, 以古徽洲为中心向四周扩展, 是典型的南方大姓, 人口重心在东南省份.其中安徽, 浙江, 江西,江苏,河南最多, 次为福建,两湖, 两广, 云南, 四川,台湾, 海南, 上海.,北京,天津,陕西, 东北, 山东等等. 韩国温阳方氏为唐代从中原河南迁过去的.始迁租方智.明代方孝孺拒绝为篡位的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毫无人性的暴君诛杀10族,被害人数达八百多人.被株连流放的也达万人.这是方氏历史上最大的灾难.许多方姓人因而流落全国各地.也有不少逃离魔掌的族人改为他姓, 如六,何, 施, 汪等等. 这次大灾难使我方姓元气大伤, 人口锐减.方姓在宋代列为第35位大姓,人口约45万;占全国0.59, 元朝列为第28位大姓;明代为49位,人口约44万。占全国0.47.最新统计当代方姓人口排全国第63位, 占全国0.36.
历史上方姓名人精英辈出, 宋状元文天祥序方氏族谱中赞曰: "方氏之显于周, 汉以达我朝,声光显赫,流泽及后者,何其盛哉!" 到了明清二朝, 以桐城方氏为代表的方氏诗礼世家更是使方氏的声誉达到了鼎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方姓历代名人242名,占名人总数的0.53,列第三十八位;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8,排二十五位;著名医学家占0.66,排第三十一位. 按名人姓氏人口比例,方姓名人率居第11位,达147.22.(依次:钱顾陆崔汪沈史萧杜孔方孟郑范姚)。方氏历代名人代表: 周大夫方叔, 汉名宦方储, 唐诗人方干, 宋农民起义领袖方腊, 爱国诗人方岳,元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 明大儒方孝孺, 明大学者方以智, 清桐城派鼻祖方苞,文学家方东树,近代革命领袖方志敏, 现代新儒家大师方东美, 院副总理方毅,还有"方氏三圣": "墨圣"方于鲁, "联圣"方地山, "骨圣"方先之.
三、郡望堂号
堂号河南堂、六桂堂、立本堂、伦叙堂、榴耕堂 聚乐堂、敦义堂、永思堂、大训堂、友庆堂 永锡堂、白云堂、发祥堂、世恩堂、壮猷堂 观礼堂、阳牧亭、光远堂、光启堂, 正学堂, 朔源堂.
郡望 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改奉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后移治安徽歙县
四、由方氏开创的中国学界和武林流派
桐城派。创始祖师为古文大师方苞。桐城散文派雄霸清朝文坛两百多年。桐城派大家还有方东树,方宗诚,方孝岳等。
桐城方氏学派。创始人方学渐,集大成者方以智。几代方家人的研究,形成博大精深的易学体系,是近代“科学易”的先声
洪门(又名洪帮) 创始人“洪门前五祖”(少林五祖):方大洪,“洪门中五祖”:方惠成。几百年影响的反清复明组织。
少林白鹤拳。创始祖师方七娘,为南少林五祖拳之一. 也称永春拳. 在闽粤海外影响巨大.
少林纵鹤拳。创始祖师方微石,一代武林宗师.纵鹤拳为白鹤拳的支派,流行于闽台海外各地。
少林方门拳。创始祖师方顺懿, 根据少林刚拳和"肖门"的特点创造的。流行于成都市、重庆市、德阳市、乐山市等等地
五,方姓历史悠久,名人精英层出不穷, 历代名人总数排第38位,相对率(名人数/总人口)排第11位.
古代名人:
方 回: 尧时的仙人. 汉<<列仙传>>中介绍: 方回者,尧时隐人也。尧聘以为闾士。 炼食云母粉。亦与民人有病者隐于五柞山中。 夏启末为宦士,为人所劫,闭之室中,从求道。回化而得去。更以泥掩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户,终不可开。
方弼、方相: 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 因纣王荒*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 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 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开路神. 门神.
方 叔:周宣王时大臣,曾率兵车三千乘进攻楚国大获全胜. 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 《诗经》中《方叔》篇,描写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战争。恭贺用语"望隆方叔", 意思是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与声誉。
方 储:浙江淳安人。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庙.
方 干: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诗人,生前未仕,死后却名扬天下. 人称“管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遗诗三百七十余篇,有《玄英先生诗集》。成语"身后识方干",是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方 清: 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唐代宗时江南农民起义首领。
方太: 山东青州千乘人五代后晋名将. . 武定节度使, "郑王". 方太能征善战. 曾率兵数百人逆击敌兵万余人, 大获全胜.方太一生百战百胜, 可惜却受小人嫉妒被害身亡.
方 峻: 福建莆田人. 宋代著名的藏书家. 白杜"万卷楼", 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为宋代全国最大的藏书楼.
方 訚:浙江淳安人。与兄方闳、弟方闻,同为北宋名士,时称“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方 琼: 湖北通城县人,民族英雄. 北宋兵部尚书. 靖康元年御金壮烈牺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琼宗庙于鸡鸣岭下建修方琼忠庙(庙现存)庙联云:"抗强敌保家邦勋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庙正气满人间"。清代,祀入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
方腊: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立称帝,号"圣公"。义军先后攻占东南大片地区,获得广大农民热烈拥护。后战败英勇就义。"方腊起义"是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重大之一.
方崧卿: 福建莆田人.文学家, 藏书家. 聚书四万卷,手自雠校。曾校正《韩昌黎文集》,作《韩诗编年》、《韩文举正》.《韩集举正》是宋代韩愈集文本研究的集大成,也是后代韩集文本整理的基础。
方信孺: 莆田人。宋代优秀外交家.为人豪爽,视金帛如粪土,好交游.开禧北伐时出使金国,大义凛然,不辱使命.面对威胁,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被誉为"以口舌折强敌"在九疑山留有磨崖题刻.著《方信孺词选》《南海百咏》
方大琮: 福建莆田人. 宋理宗淳佑元年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六年迁宝章阁直学士。在广五年,百废俱兴,以兼司俸禄赠学校,增摧锋军春衣钱,别给水军出戍粮米。为官直言敢谏。著《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
方逢辰:宋代状元。浙江淳安人,南宋著名教育家,淳佑十年(1250)状元,理宗赐名“逢辰”。著有《孝经解》、《尚书释传》、《格物入门》等书。
方山京:宋代状元。浙江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壬戌科状元。方山京为官正直清廉。时人称其为谦谦君子。
方岳:安徽祁门人. 南宋后期著名爱国诗人。字巨山,号秋崖。1232参加进士考试,获第一名,廷试时忤犯权相史弥远而降为第七名,授南康军教授,后入淮东制置使赵葵幕府。 著有《方秋崖先生全集》八十三卷。
方 斫:浙江仙居人。宋代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卓然屹立于众醉独醒之中","东南学者表正之师",宋乾道年间,方斫兴资创办了被称为东南道学正渊--桐江书院。历代从书院中走出来的进士就有十多位,举人、贡生、秀才更是不胜枚举
方回: 安徽徽州人.宋理宗景定三年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 著名诗人,文学家. 诗文朴实,反映民众疾苦。著《虚谷集》、《桐江集》、《桐江续集》,《碧流集》、《续古今志》,《颜鲍谢诗评》等.
方凤: 浙江浦江人.宋末元初爱国诗人,南宋遗民诗人的领袖人物,有中国第一诗社之称的“月泉吟社”的创立者之一. 诗文多抒写亡国之痛。有《存雅堂遗稿》。
方从义:贵溪(今属江西省)人,元代画家,以擅写云山著称,笔墨苍润。
方炯: 福建莆田人。元末明初名医. 曾治一暴死僧人,以管吹药鼻中,使吐痰数升而愈,活人甚众。且医德高尚,不追求财帛,常以财济贫。他的座右铭“但愿人常健,何愁我独贫”。所著有《杏村肘后方》、《伤寒书》、《脉理精微》等.
方国珍: 浙江台州人.元末第一个发动农民起义的英雄. 方国珍施行“保境安居”的政策,招贤纳士,在各地兴建儒学、水利,严肃法纪,使浙东一带老百姓在元末战乱时期避开战祸,安居乐业。后顺应潮流归顺明朝。
方克勤:浙江宁海人。明山东济宁知府,又称方济宁。正直清廉万民称颂。为治以德化为本,不喜近名,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每行县,杯汤不肯受。而于人最恩,南冠过郡者必米醪遗之,不能步者僦舟车送之。著有《汗漫集》.
方孝孺: 宁海人,明思想家,文学家. 为帝师,推行新政。人称“正学先生”。“靖难之役”时,为正义拒为篡位的朱棣草诏,刚直不屈, 视死如归,被暴君株杀10族,死难者达八百多人.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 著有《缑城集》《逊志斋集》.
方有执: 安徽歙县人.明代名医. 伤寒学上“错简派”之创始人. 方有执竭20余年之精力,撰成《伤寒论条辨》, 由是形成明清时代重新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热潮。其影响深远,清代名家均拥护其说,形成伤寒学上的“错简派”。
方献夫: 广东南海人。明朝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宰相),辞官后家居十年卒,先已加柱国、少保,乃赠太保,谥文襄。 著有《西樵稿》,《周易约说>>.
方从哲:浙江德清人。明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宰相)。崇祯元年二月卒,赠太傅,谥文端。
方孔炤,安徽桐城人。易学家,方以智父. 湖广巡抚,在剿匪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周易时论》 .
方于鲁: 安徽歙县人.明朝一代"墨圣", 所制墨以"九玄三极"最佳,被誉为"前无古人" 著有《方氏墨谱》
方学渐: 安徽桐城人.人称明善先生,著有《易蠡》等,为明代中叶桐城学术的领头人,东林党魁,"方氏易学学派" 的创始人.
方仪凤:安徽池州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 武状元。为广州参将,奉命讨平海上的“红毛夷”和“矮寇”屡建战功。在一次血战中,壮烈捐躯。后由他儿子“九门提督总兵”方懋昌取血衣送归故里,葬在绍埂村南凤形山之麓。至今衣冠冢仍幸存。
方维仪:安徽桐城人.明末女诗人,青年寡居,与其嫂共同教养其侄方以智。著有《清芬阁集》,又编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
方岳贡: 湖北省谷城人。官至左都御史兼东阁大学士(宰相), 被列为天下五个廉轮监司之一。明代阁臣中带都御史者,自岳贡开始。任松江知府其间, 主持修建上海地区也是整个江南海塘的第一座石塘。著有《国纬集》61卷、《经世文篇》等。
方逢年:浙江遂安人。明天启二年进士,因得罪魏忠贤被削职。魏阉事败,复起用。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宰相)。
方 文: 安徽桐城人. 明清之际著名诗人, 诗与其侄方以智齐名, 他写的<<都下竹枝词>>是中国最早吟咏烟草的诗歌.
方应祥:浙江衢县人,万历44年殿试夺魁。同考韩若愚得公卷叫绝,定为首卷。因其年龄过大等,未摘状元桂冠。 后任山东布政司参政佥事,为政清廉正直。母丧,守庐3年,至孝,终哀伤而卒,人称“死孝”著《青来阁文集》,《四书讲义》等。
方以智:桐城人.明季四公子。第一个提出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是宇宙的根本法则,第一个提出"向西方学习"口号的人. "方氏易学"集大成者.以“博闻大雅,高风亮节”而名满天下。著有《浮山全集》《物理小识》《通雅》等。
方象瑛: 浙江遂安人, 清康熙1673年与其兄象璜完成《遂安县志》编纂工作。1679年,考取“博学鸿词科”二等,授翰林编修,参与修《明史》。方象瑛自号“金门大隐”。著有《健松斋集》、《封长白山记》、《松窗笔乘》等。
方大洪: 郑成功部将. 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的创始人之一. 为洪门“前五祖”之一.(又称少林五祖). 五祖在全国分设"天地会”"三合会”“袍哥"“哥老会”“小刀会”.方大洪为"三合会"创始人.
方惠成: 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中五祖”之一. 前五祖逃出少林寺后,中途遇清兵追索,在沙湾口幸有勇士吴天成,方惠成,张敬之,杨仗佑,林大江5人掩护得脱,此五人在洪门中被尊为“中五祖”。
方功惠:湖南岳阳人。清代著名藏书家。自幼嗜书,家有碧琳琅馆,藏书十万卷,富甲粤东,也喜欢刻书。所刊《碧琳琅馆业书》,收书四十四各种,中多海内罕见孤本;又刻有《古经解汇函》、《古小学汇函》、《全唐文纪事》等。
方殿元, 方还(子),方朝(子):广东番禺人. 清初诗人, 父子三人同为文坛岭南七子,同为岭南人。其他四人是: 梁佩兰,程可则,陈恭尹,王邦. 因居吴,喜以诗结纳四方,方还,方朝兄弟被称为“吴下二方”。
方中通: 安徽桐城人.清朝时的数学家, 易学家. 中国第一个论对数的人.著有<<度数衍>>.
方拱乾 安徽桐城人,文学家.因受江南科场冤案株连于1659年被流放黑龙江宁古塔,方拱乾著《绝域纪略》(又名《宁古塔》)一书,很有史料价值, 是黑龙江省的第一部地方志。
方孝标: 安徽桐城人。文学家. 文字狱的受害者.康熙九年入滇,仕吴三桂,为翰林承旨。据在滇、黔时所闻所见明末清初事,著《滇黔纪闻》。同邑戴名世著《南山集》,多其言。后戴名世被祸,并及孝标.掘墓锉骨,亲族坐死及流徒者甚多。
方亨咸:安徽桐城人。方孝标弟。文学家,画家,尤工书、画,精于小揩。山水仿黄公望,博大沉雄,力追古雅,与程正揆、顾大申时称鼎足。作品有:《云横翠岭图》。《山水花鸟册》《梅雀图》,《竹石图》,《山水》,《深山垂纶图》.
方 苞: 安徽桐城人.古文大师.清代桐城派的创始人, 桐城派在清文坛影响极大。时间上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遍及全国.著有《望溪先生文集》,《集外文》,《集外文补遗》.《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被收入中学教科书.
方成培: 安徽徽州人.伟大的戏剧家.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200年来家喻户晓的优秀传统戏曲剧目<<雷峰塔>>又名《白蛇传》的创作者.
方观承: 安徽桐城人。清文学家,水利和植棉专家.历任,浙江巡抚,直隶总督, 陕甘总督,太子太保, 被列为“乾隆五督臣”之一,绘制的《御题棉花图》是中国最早的棉作学图谱.著有《方格敏公奏议》《述本堂诗集十八种》《述本堂诗续集>
方维甸:安徽桐城人。历任光禄寺卿、太常寺卿,长芦盐政,山东按察使,河南布政使,陕西巡抚,闽浙总督,军机大臣, 文学家。著有《心兰室稿》。嘉庆二十年,卒於家。赠太子少保,谥勤襄。
方七娘: 福建霞浦县人,后居永春,清代武林宗师,为南少林五祖拳(太祖拳、罗汉拳、达尊拳、行者拳、白鹤拳五种)之一的白鹤拳创始祖师. 白鹤拳也称永春拳. 在闽粤海外影响巨大.
方微石: 福建福清人。一代武林宗师. 福建纵鹤拳创始祖师..同治九年方慧石首次以纵鹤之纵劲,技挫福建省总督左宗堂府中有御赐华北七省无敌拳王之称的郭其泰,由是声名大噪, 威震八闽。
方世玉: 广东肇庆人. 清代武林高手. 为人侠胆义骨疾恶如仇. 其英雄事迹在中国民间家喻户晓. 被称为少年英雄, 功夫皇帝. 与兄弟方孝玉和方美玉同被称为少林十虎.
方东树:安徽桐城人.字植之,为清代中期的文学家及思想家,师从桐城派古文名家姚鼐,为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有《汉学商兑》、《昭昧詹言》、《书林扬觯》、《仪卫轩文集》等。
方 薰: 浙江石门(今崇德)人。清代书画家.性高逸狷介,朴野如山僧。诗、书、画并妙,写生尤工,与奚冈齐名,称「方奚」。一时能手,无出二人之上。著有<<兰坻诗钞>>、<<井研斋印存>>、<<山静居稿>>、<<山静居论画>>。
方玉润:云南广南人。晚清文学家。字友石,一字黝石。著有《诗经原始》、《风雨怀人集》等
方 耀: 广东普宁人.水师提督,民族英雄,中法战争中守虎门拒法军,被赞"粤有方耀, 可高抌也",民间因之建有方大人庙祀之。曾以八千人大破太平军的十万大军,誉为“谋勇将军”。 治潮间修桥铺路,大办乡学. 时人赞"世上难寻此等好官"
方浚颐、方浚师、方浚益,清代江淮流传着“寿字、怀画、定文章”之说。方氏三兄弟为“定文章”的代表。尤其方浚颐独树一帜,名冠江南,他广揽四方贤士,校刊群籍,重修平山堂。著有《二知轩诗文集》、《忍斋诗文集》、《古香凹词》等著作
方克猷:清末浙江临安人。20岁赐进士,任刑部主事。为官清正,爱恤百姓,忧国思振,赞成变法维新。也是著名数学家,著有《方子壮数学》,《圆锥曲线说》、《尖锥术解》《尖锥术衍》等,被当时数学界誉为“几何大家”
方顺懿: 清末四川什邡县人。武林高手。少林"方门"拳创始祖师。方顺懿根据少林刚拳(结合六式形意即龙、虎、豹、猴、鹤、蛇)和"肖门"的特点创造了该拳种。流行于成都市、重庆市、德阳市、乐山市、绵阳市、遂宁市、内江市等地
近代名人
方举赞: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的创办人. 1866年创办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 是当时中国最早和规模最大的民族企业.该公司的创办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产生的标志.广东省香山人.
方声洞:近代民主革命者,两次留学日本,曾参加拒俄义勇队。后在1911年3月2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中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福建福州人.
方声涛: 清光绪31年赴日士官学校留学,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历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1915年任讨袁护国军第二军第二梯团长、驻粤滇军第四师师长, 福建民军总司令,北伐革命军广州大本营参谋长,大元帅府卫戌总司令,福建省. 福州人
方君瑛:中国革命先驱者。1906年,她与同在日本留学的弟声涛、声洞、嫂曾醒以及弟媳郑萌、王颖先后都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任同盟会暗杀实行部部长。福州方氏家族六人举族起义, 被誉为“方家满门英烈”。 福建福州人。
方君璧: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的第一位中国女学生,第一个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的海外中国画家。作品《吹笛女》作为第一位中国女性的作品入选巴黎美术展览会,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 福建福州人。
方鼎英:黄埔军校教育长、代校长, 爱国名将。任黄埔军校教育长、代校长,第十三军军长、四十六军军长、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团总指挥,西征军第一路总指挥。 湖南新化县人.
方本仁:民国要员,爱国将领。1923年授“粹威将军”称号,历任东南五省联防军江西军总司令,国民江西宣抚使,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长、右路军总指挥,湖北省府。湖北黄冈人。
方地山:时人称"大方". 近代"联圣". 名而谦,字大方,号地山. 方善做诗词文制联。他为人嵌名字联,全为即兴,从不起草,浑然天成,词意极工,往往将典故自然融入,不留斧凿之痕,堪称一绝,被誉为"联圣". 江苏人.
方药雨:时人称"老方".近代古钱界最负盛名的三大收藏家之一. 与杭州张叔训,重庆罗伯昭鼎峙而立,时人有俗谚曰:“北方、南张、西蜀罗",蜚声海内外。著有《校碑随笔》被海内外鉴赏家推崇为空前之作。浙江人.
方液仙: 中国最早的国产蚊香(“三星”蚊香)的创制人.中国首家化妆品企业“中国化学工业社"的创办人.被誉为中国日用工业品之父. 祖籍宁波人.
方令孺: 新月派诗人. 作家.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信》、《方令孺散文选集》,译作有短篇集《钟》等。桐城人.
方振武: 爱国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北伐军左路军总指挥。抗日救国军总指挥。1933年,方振武为察哈尔省抗日同盟军前敌总司令, 率军北进,收复察东失地, 经过五昼夜苦战,终于将日伪完全赶出察省。被誉为"收复察哈尔省的总司令". 安徽寿县人.
方先觉: 爱国抗日名将, 1944年在衡阳保卫战中,方先觉率领第10军孤军苦战47天,最后以伤亡1·5万人代价,歼灭敌人2·9万人. 彻底粉碎了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该战是抗战中,作战时间最长、程度最为惨烈的一场城寨争夺战.安徽人.
方叔洪:民族英雄,山东省济南市人。1939年6月25日在鲁南对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1岁,时任国民党51军114师中将师长。国民追认为烈士,奉祀于各地忠烈祠。方叔洪中将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年轻的高级将领.
方大曾: 江苏无锡人, 出生北京。 被摄影界誉为“中国第一位战地记者”。第一个报道“七七事变”的中国战地记者,随后在抗战前线失踪。
方振国: 民族英雄."九--八"事变后,方振国成立"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36路军,任司令。该军在开原、铁岭、清原、西丰边界的韭菜峪、下老坎一带打击日伪军,日伪惊慌不已,后遭伪满军队的围剿,方振国在突围时壮烈牺牲。辽宁开原县人.
方志敏: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江西省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造者。遗著有《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这两部作品都已选入中小学课本。江西弋阳人.
方维夏:革命烈士, 教育家, 的老师. 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主要***之一. 历任闽西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总务厅厅长、湘赣省苏维埃教育部长兼司法部部长等职。1936年因叛徒告密被.
方显廷: 我国三、四十年代与马寅初、刘大钧、何廉齐名的四大经济学家之一。他负责主持的南开经济研究所在当时闻名遐迩,是我国三四十年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现代经济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浙江宁波人.
方介堪: 篆刻大师。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日兰亭书会名誉顾问。与张大千的画相配, 被称为“张画方印”. 浙江温州人
方梦樵: 徽商, 太极拳师.中国第一个专业从事岩矿标本工作的集家.徽州人.
现代名人
方 毅: 政治家, 书法家.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 科委主任, 中央书记处书记, 政治局委员, 院副总理, 全国政协副.福建厦门人.
方方: 革命家。历任闽粤赣边、南方工委书记。中央香港分局书记,
武汉历史最有名的人物是谁?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中国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生平
张居正自幼聪颖,十二岁投考生员,荆州知府李士翱很赏识他。居正十六岁中举人,又颇受湖广巡抚顾璘赏识,说他是「国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中进士,由庶吉士至翰林院编修。
世宗后期,居正升任右中允,与时任国子监祭酒的高拱关系良好。而居正亦是当时少数能与两大重臣严嵩与徐阶都能保持良好来往的官员之一。张居正与朝廷中宦官和权臣都有密切的关系,这对他后来的仕途与施政都有著很大的影响,但也埋下「祸发身后」的悲剧。
隆庆元年(1567年)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上《陈六事疏》,声明自己关于改革时政的意见。经历了激烈的内阁斗争后,最终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和高拱一起巧妙利用俺答汗孙子来降一事,与鞑靼和解互市,结束了双方多年的战事。
万历初年,居正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张居正得到当时摄政的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完全信任,一切军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居正实行考成法,加强对官员的考评,并裁减了大量的冗官冗员。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
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官制应守孝三年,张居正在万历帝的支持下提出夺情,一时间遭到多方面的剧烈攻击。张居正对领头官员进行杖刑,强力压制反对意见。最终事态平息,但张也处于与大多数官员为敌的境地。
万历七年(1579年)万历皇帝因夜与宦官张鲸游玩时行为不检,遭到李太后训斥,张居正为万历皇帝写了〈罪己诏〉,由此埋下日后的祸根。一次万历皇帝在读《论语》时,误将“色勃如也”之“勃”字读作“背”音,张居正厉声纠正:“当作勃字!”声音太大,吓得万历皇帝惊惶失措,在朝的大臣无不大惊。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张居正辅政)宫府一体,百辟从风,相权之重,本朝罕俪,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严父,又有加焉。”晚年张居正的权势之大,连万历都有所忌惮,其父病逝,他奉旨归葬,坐著32人抬的豪华大轿,内附有清洗排泄等设备,吃饭时菜肴过百品,“居正犹以为无下箸处。”[1]。通县知县张伦拍足张老太太马屁,老太太对张居正说:“一路烦热,到了通州一憩,才有如游清凉国 。”张居正提拔张伦为户部员外郎。对于晚年的生活有人指责其骄奢、专权,两个儿子分别中状元、榜眼,为世人非议。
有人猜测其晚年纵欲过度,戚继光送他两名波斯美女阿古丽和布丽雅,又喜服食海狗肾(缊肭脐),“宦青登莱者求之而不可得,真者价值六十金”,以致头部发热,冬天不戴貂皮帽。万历十年(1582年)卒(一说死於鼠蹊部烂疮,「死时皮体燥裂,如炙鱼然」[2]),赠上柱国,谥文忠。
死后
张居正死后不久,是年十二月壬辰(初八日)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弹劾冯保十二大罪状[3]。万历帝览奏之后大喜说:「吾待此疏久矣!」[来源请求]开始展开查抄了冯保家产的动作,并将冯保发配南京孝陵种菜。梁梦龙、曾省吾、王篆一概勒令致仕。这时候,宦官张诚及江西道御史李植、云南道御史羊可立、山东道监察御史江东之等纷起攻讦张居正与冯保“交结恣横”、“宝藏逾天府”,陕西道御史杨四知因上疏劾张居正“贪滥僭奢,招权树党”,神宗诏令“姑贷不究,以全终始。”万历十一年正月,南京刑科给事中阮子孝又上疏弹劾张居正“各子滥登科第,乞行罢斥”。这时张四维上疏代辩,说“居正诸子所习举业,委俱可进。惟其两科连中三人,又皆占居高第,故为士论所嫉,谤议失实”[4]。神宗批文:“都教革了职为民”。羊可立弹劾张构陷辽王朱宪?,同时辽妃上书为辽王辩冤,并说辽府家产无数,全入张家。
於是万历皇帝下令籍其家,一些老弱妇孺因为来不及退出被封闭於张府,饿死十七口,其中有三名婴儿。
抄家时逼死张居正子张敬修、张懋修。长子张敬修不堪严刑逼供之重负,在写下一份「丘侍郎、任巡按,活阎王!你也有父母妻子之念……何忍陷人如此酷烈」“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张凤盘,今张家事已完结矣,愿他辅佐圣明天子于亿万年也!”血书之后自缢身亡;三子张懋修投井自杀未遂,又绝食未果。
潘季驯看不下去,上疏皇帝说,「治居正狱太急」,「至於奄奄待毙之老母,茕茕无倚之诸孤,行道之人皆为怜悯。」皇帝看了不高兴。后被御史李植劾以党庇张居正,落职为民。[5]
在“夺情”中得罪张居正而受到排挤的于慎行曾给办案的邱橓写信:“当其柄政,举朝争颂其功而不敢言其过,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而不敢言其功,皆非情实也。”
蓟州总兵戚继光调任广东任总兵,不久贫困而死。内阁大学士许国连上三疏求去,说:“昔日颠倒是非在小人,今乃在君子(言官),党同伐异,罔上行私。”
皇帝迫於物议,恩准给张家留空宅一所,田十顷养张老太太赵氏,余子皆充军。一年后赵氏在悲伤中死去。李植以及江东之、羊可立三人,以“尽忠言事,揭发大奸有功”,分别晋升为太仆寺少卿、光禄寺少卿和尚宝司少卿。
张居正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崇祯朝“抚髀思江陵,而后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相一也”,为张居正彻底平反。识者感慨其「功在社稷,过在身家」。《明史》评价他功在江陵,张居正故宅有题诗云:「恩怨尽时方论定,封疆危日见才难。」
张居正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后世则把他所有的著作编入《张文忠公全集》。
评价
《明神宗实录》说张居正:“性沉深机警,多智数。……及赞政,毅然有独任之志。受顾命于主少国疑之际,遂居首辅,手揽大政,劝上力守(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听纳。十年内海寓(内)肃清,四夷讋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综(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询经济之才也。……惜其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钳制言官,倚信佞,方其怙宠夺情时,本根已断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何怪乎身死未几,而戮辱随之。”其中“威权震主,祸萌骖乘”可以道出为何张在身后即招致灭族之祸。张居正本人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
海瑞评价张“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赞许:“江陵官翰苑日,即已志在公辅,户口阨塞,山川形势,人民强弱,一一条列,一旦柄国,辅十龄天子,措意边防,绸缪牖户。故能奠安中夏,垂及十年,至江陵殁,盖犹享其余威,以固吾圉者,又十年也。”
李卓吾因好友何心隐死於非命,对张一向有偏见,在张居正死后也感慨的说出一些良心话:“江陵(指张居正)宰相之杰也,故有身死之辱。”
王世贞「心服江陵之功」,但在《嘉靖以来首辅传》批评他:「器满而骄,群小激之,虎负不可下,鱼烂不复顾」,「没身之后,名秽家灭」。
陈治纪引罗中丞语:「居正受遗辅政,肩劳任怨,日久论定,人益追思。」
邹元标说:「江陵功在社稷,过在身家,国尔之议,死而后已。谓之社稷臣,奚愧焉!」
万斯同说张居正「虽曰瑕不掩瑜,而瑕实甚矣」,「挟宫闱之势,以骄蹇无礼于其主」。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肯定张居正,但仍称他「自信过度,不能谦虚谨慎,不肯对事实做必要的让步」。
黎东方称张居正为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勉强可以和他相比。
龚鹏程认为张「刚騺忮、玩弄权术、排挤异己是张居正的致命伤。这是他性格上的弱点,故都承认他的政绩,却不喜欢他」[7]。
清朝官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武汉历史有名的人物有很多啦!如下: (1910~1992)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任国家。湖北红安人。青年时代投身中国***领导的革命运动,参加黄麻起义。长征中,率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迎接党中央,打开北上通道,为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中,任豫鄂边区省委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和军事部长、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在武汉坚持抗日游击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司令员,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北、省兼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中南局副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1954年以后任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等重要职务,长期从事财贸方面的领导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7年后,历任中央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 李四光(1889~11)地质学家。字福生。湖北黄冈人。1902年入武昌西路高等小学堂。1904年留学日本,在日加入同盟会。1910年回国。武昌起义后任湖北军实业司司长。1913年赴英国留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质学会会长、理事长,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1929年参加筹建武汉大学。1949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等职,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一生从事科学事业,20年代因提出地壳运动和第四纪冰川理论,蜚声国际地质学界。后创地质力学,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项英(1898~1941)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原名德隆,一作德龙,化名江钧。武汉人。早年曾在武昌的纱厂做工。1922年加入中国***,从事工人运动,曾任武汉工团联合会组织部长、湖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23年2月1日出席郑州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任总工会总干事,参加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任中央职工部部长。为三至六届中央委员,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28年任江苏、共产国际监察委员。后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中央长江局书记、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苏区、中央工农民主副。红军主力长征后留赣粤边区坚持游击战争。抗战期间任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1941年初在"皖南事变"中突围,隐蔽于赤坑山蜜蜂洞,被叛徒。1952年移葬于南京雨花台。 陈潭秋(1896~1943)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名澄,字云先。湖北黄冈人。1915年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五四运动时与恽代英等在武汉领导。1920年参加创办武汉中学,和董必武组织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参加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出席一大。1924年任武汉地委书记,1926年任湖北省委组织部长。1937年后历任江西、满洲、福建等职。1933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粮食人民委员,次年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的工作。1939年回国,化名徐杰,出任驻新疆代表、八路军新疆办事处主任。1943年被军阀盛世才逮捕,次年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市)遇害。现武昌都府堤20号原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旧址辟有陈潭秋烈士纪念馆。 恽代英(1895~1931)无产阶级革命家。名遽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生长于武昌。武昌中华大学毕业,五四运动时在武汉领导。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并先后创办《互助》、《武汉星期评论》、《我们的》等进步刊物,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加入中国***。1923年到武汉参加团中央的领导工作,曾任团中央宣传部长、《中国青年》主编、武汉大学教授。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次年春回鄂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参加湖北省委的领导工作。在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任中央宣传部秘书长,因反对李立三"左"倾错误遭到迫害。1930年5月在武汉被国民党逮捕,次年在南京被。其青少年时期故居在武昌双柏街。 董必武(1885~15)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名贤琮,一名用威,字洁畲,号璧伍。湖北红安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两次留学日本。1920年在武昌创办武汉中学,宣传共产主义,并与陈潭秋等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领导筹组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出席国民党二大。大革命失败后赴苏联学习,回国后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执行委员等职。参加长征,到陕北后曾任中央党校校长、代理陕甘宁边区。1937年作为代表团成员,回武汉参加筹建湖北省委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任中央长江局委员。1945年代表解放区赴美国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1948年任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代等重要职务。 熊秉坤(1885~1969)民主革命将领。名祥元,字戴乾。武汉人。1904年投湖北新军工程营,加入共进会,任工程八营总代表。1911年10月9日夜,率新军工程营士兵起义。后跟随黄兴参加"阳夏保卫战"。1912年任第三镇第五旅旅长,授陆军少将衔。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被孙中山委任为鄂军司令,参加讨伐袁世凯。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事。1949年后,历任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参事室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刘歆生(约1876~1945)实业家。乳名刘祥,又名人祥。武汉市蔡甸人。幼年家贫,曾受雇为放鸭童。成年入天主教,渐习英语、法语。1899年任法国立兴洋行买办。后自开阜昌钱庄,经营农产品贸易、运输、矿业,资产渐丰。又在汉口经营房地产,购置后湖方圆几十里低洼地,逐步填高出售,成为汉口首富,被称为"地皮大王"。 谭鑫培(1847~1917)清末民初京剧艺术家。武昌人。艺名"小叫天"。11岁入北京金奎科班学艺,18岁出科到天津演出。后入北京"三庆班",拜程长庚为师,又拜余三胜为师。1887年组"同庆班",曾为清朝"内廷供奉"。辛亥革命前开始对所擅行当进行系统研究和改良,创"谭派"。其唱腔融徽汉于一体,悠扬婉转。且唱做、文武兼工,具有突出的风格。民国初年在北京梨园中颇有名望。 熊伯龙(1617~1669)清代学者。字次侯,号塞斋,别号钟陵。武汉人。清顺治五年(1648)进士,曾任国史馆编修、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作《无何集》14卷,系统阐述其无神论思想。亦善诗文,其《贻熊学士堂诗文集》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武汉市蔡甸区有其墓。 熊廷弼(1569~1625)明末名将。字飞百、芝冈。武汉人。早年曾任大理丞、南京督学等官。万历四十年(1612)去职还乡,变卖家产,主持筑长江堤防41华里,又建成一座石闸,使一方免遭涝渍干旱,深受百姓爱戴。万历末年(1620),清兵犯境,他被重新启用,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辽东经略。他到辽东后大力修治城池,制造战车火器,整肃军令,招抚流亡,使边境重归安定。后遭魏忠贤陷害,于天启五年(1625)被冤杀。著有《辽中书牍》、《熊襄愍公集》。武汉现存其祠、墓。 吴伟(1459~1508)明代画家。字士英、世英,又字次翁,号鲁夫。武汉人。自幼流落海虞(今江苏常州),被钱昕收养,好作画。成年后至金陵(今南京),画名骤起,受聘入成国公幕府,呼为"小仙"。成化年间(1465~1487),被明宪宗召入仁智殿作画。他醉酒后作《松风图》,信手涂抹,竟得自然之趣,被宪宗赞为"仙笔"。弘治元年(1488),明孝宗授以锦衣百户,赐"画状元"印。后居金陵。其人物画师法吴道子,着笔自然,似不经意,却栩栩如生。尤擅白描。所画山水木石,挺拔峻峭如斧劈刀削,效法者甚多,一时风行画坛,形成以他为宗师的"江夏派"。存世作品有《长江万里图》、《芝图》、《渔樵琴酒图》、《二仙图》、《铁笛图》等。 李善(约630~689)唐代学者。武汉人。曾任崇贤馆学士、兰台郎,后被流放到姚州。知识渊博,曾作《〈昭明文选〉注》60卷。晚年以授徒讲《昭明文选》为业。今武汉市洪山区九峰盘龙山有其墓葬。 李邕(678~747)唐代书法家、文学家。字泰和。武汉人。武则天时任右拾遗,以直言进谏闻名于时。玄宗即位之初任侍御史。晚年曾任北海太守,故有"李北海"别号,后遭李林甫陷害致死。其书法以行楷见长,有《麓山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存世。其诗被杜甫推崇。原文集已佚,现有明人辑《李北海集》行世。曾宅居东山(今武昌洪山),以宅舍作"只园寺"(后改名修静寺,抗战时为日寇所毁)。今武汉市洪山区九峰盘龙山有其墓葬。
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军官为什么大多数是浙江人,而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大多数是湖南湖北四川人
一、清朝官员对应现代官员:
1、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约相当于现在的院总理。
2、从一品:殿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大约相当于院副总理、委员、全国政协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3、从二品:巡抚与布政使,大约等同于现在的正省级干部。
4、正三品: 按察使,大约等同于现在的副省级干部。
5、从四品:知府,大约等同于现在的正厅、正司级干部。
6、正五品:同知,大约等同于现在的副厅,副司级干部。
7、正七品:知县,大约等同于现在的正处级干部。
8、正八品:县丞,大约等同于科长、主任科员
9、九品官在清代时期是作为县官的从属官员存在的,大约等同于副主任科员。
10、未入流:典史、盐茶大使、驿丞、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大约等同于现在连副科级单位都不是的机构设置的一些班长、组长之类的。
二、锦衣卫是古代军政收集情报的一个机构,是隶属于皇帝直接管理的部门,又称为“拱卫司”。专门帮皇帝处理一些不能公开审理案件的处理。可以逮捕任何皇亲国戚。锦衣卫相当于现代的国家安全局。
三、御林军是保卫皇帝、、皇城的特殊军队,相当于现在的特种部队。 ?
扩展资料:
清朝官员的俸禄表
总督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
所谓高级蒋领大多为浙江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国民党军是一群军队,其中浙籍人士多的主要是国民党中的蒋系。因为蒋介石是浙江人,在用人上有两条原则很重要,一是黄埔出身,另一条是浙江人。在蒋系中有许多高级将领出身浙江,如汤恩伯、胡宗南、陈诚、戴签,这几人无一例外是蒋介石深受蒋介石的信任和依重。
向红林的履历
战区司令
总督,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许多国家都有或曾经有设置总督职位。 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与经济[1]。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专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官职。
总督,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又称总制。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明廷用兵麓川(今云南陇川西南),兵部尚书王骥主其事,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分专务和地方两种。专务总督有总督粮储、总督河道、总督漕运等名,各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等官,至地方安抚军民,或主管兵事,事毕复命,名义或称巡抚,或称镇守。后以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文移往来不便,乃定为都御史巡抚兼提督军务等名称(详见“巡抚”)。所辖多重者加总督。专务总督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地方总督多因防边或镇压人民而设,以所辖地区军务为主。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正统末至景泰初,地方亦多派总督。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自成化五年(1469年)两广再设总督后,其职始专,近于定制。
职位概述
总督之“督”可见,在名义上不是地方官,是中央差遣的“派出”性质,由此可见中央是将地方权力牢牢握在手上的。地方没有名义上的大员,提督、知县等也皆属于中央官。
明代
明代正统末至景泰初,除于谦、王骥先后以兵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京师、南京军务外,地方亦多派总督。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自成化五年(1469)两广再设总督后,其职始专,近于定制,但终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其中比较重要的总督有:
弘治十年(14)置, 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员,简称“三边总督”
弘治十年(14)置,总督四川、陕西、河南﹑湖广等处军务一员,
正德八年(1510)置: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员,简称“宣大总督”
嘉靖二十九年置: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员,简称“蓟辽总督”
嘉靖三十三年(1550)置: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制江西军务一员,简称“浙直总督”,等等。
总督与巡抚皆为地方军政大员,合称督抚。但总督权力较巡抚大,巡抚位于总督之下。地方总督多由部院正官中推选,以尚书、侍郎任者,亦加都察院正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职衔。专务总督除部院正官外有寺卿至其位者,加官如尚书、侍郎制。
正德十四年,明武宗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遂改总督为总制。嘉靖三十年,又以“制”字非臣子所用,复名总督,但习惯上仍尊总督为制台。在明朝政治中,总督举足轻重,入则为朝廷显官,出则为一方军政之首,巡抚、总兵官俱听节制,故时人称“文帅第一重任”。
《明熹宗实录》卷四十二:“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荫总督宣大王国桢子之仲、登莱巡抚袁可立子枢、通政使吴用先子 、河南巡抚冯嘉会子映鸾、太常寺卿桂有根子高攀各入监读书。”
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总管一省或二三省,总督与巡抚皆为地方军政大员,合称督抚。但总督权力较巡抚大,多数地区巡抚位于总督之下,亦有总督兼巡抚者;总督辖区较巡抚广,一般都在一省以上,明末时有管辖五省、七省者;总督级别较巡抚高,总督一般为从一品到正二品,巡抚为从二品,地方总督多由部院正官中推选。在明代政治中,总督举足轻重,入则为朝廷显官,出则为一方军政之首,故时人称文帅第一重任。清初总督额数及辖区并不固定,乾隆以后成为定制,全国设有八个总督:直隶 、两江、陕甘、闽浙、两湖(即湖广)、两广、四川、云贵。总督一般均带兵部侍郎(或尚书)、右都御史衔, 其职掌综理军民事务、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为一方面军民高级长官世称封疆大吏。另有漕运及东河、南河总督三员 。光绪三十二年 (1906),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建行省,改将军为总督,名曰东三省总督。 《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从一品。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品级
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正二品(若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位在从二品的巡抚之上,管辖一省或多省。各省总督依例均有兼衔,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规定,除授为尚书例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外,其余各省总督,俱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职能
总督的作用是,以文臣钳制武臣:协调各省、各镇关系:统一事权,防止各省、各镇互不相属,互相推诿。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军事控制权的加强。
直隶总督——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顺治十八年(1661年)初设直隶总督,后裁;雍正元年(1723)年升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为定制;
雍正八年(1730)设直隶河道水利总督,简称北河总督;
乾隆十四年(1749年)裁北河总督,遂以兼直隶河道事务,加管理河道衔;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兼巡抚衔;
咸丰三年(1853年)兼管长芦盐政,太平天国之乱后,盐运秩序被破坏,该职被自然停兼;
同治九年(1870)兼北洋通商大臣。
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
康熙元年(1662)以江南总督兼操江事务;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合并江南、江西两总督为两江总督,为定制,仍兼操江事务;
道光十一年(1831年)兼两淮盐政,太平天国之乱后,盐运秩序被破坏,该职被自然停兼;
同治十二年(1873年)兼南洋通商大臣;
另,清初两江总督就兼辖南河事务,协助总河,后逐步负责加重河道事务,最终全面统辖南河事务。
闽浙总督
闽浙总督——总督闽浙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不
乾隆三年(1738)合并福建、浙江两总督为闽浙总督,为定制;
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遂兼福建巡抚事务。
湖广总督
湖广总督——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
顺治元年(1644年)初设湖广总督,后裁;康熙十九年(1680)改川湖总督为湖广总督,为定制;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更名为湖北湖南总督,但简称仍为湖广总督;
光绪三十年(1904年)裁湖北巡抚,遂兼湖北巡抚事务。
两广总督
明代
明景泰三年,两广始设总督。
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始设梧州。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迁肇庆。
清代
两广总督——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
清代两广总督的前身为顺治元年所置的广东总督,当时总督驻广州,兼辖广西。
顺治十二年,总督府迁往梧州。
康熙二年,别置广西总督,广东总督移驻廉州。
次年,撤销广西总督,广西政务复归广东总督管辖,广东总督迁驻肇庆。
雍正元年,重设广西总督,次年再次裁撤。
雍正七年,为统一西南军事指挥权,镇压苗族起事,广西政务暂归云贵总督兼辖。
雍正十二年,广西政务仍隶广东总督管辖,更号两广总督。
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广东总督为两广总督,为定制,驻肇庆府;
乾隆十一年(1746年)年移驻广州府;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裁广东巡抚,遂兼广东巡抚事务。
直到清朝灭亡取消两广总督。
陕甘总督
陕甘总督——总督陕甘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管理茶马、兼巡抚事。
顺治元年(1644年)初设甘肃巡抚,例兼管理茶马事务;
康熙十四年(1675年)初设陕甘总督,后多次更名与移治;
乾隆十九年(1754年)裁甘肃巡抚,遂以陕甘总督兼甘肃巡抚、管理茶马事务;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改甘肃总督为陕甘总督,为定制,仍兼甘肃巡抚、管理茶马事务。
四川总督
四川总督——总督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
顺治元年(1644)初设四川巡抚;十四年(1657)初设四川总督,后更名裁撤;
乾隆十三年(1748年)恢复四川总督,同时裁撤四川巡抚,遂兼巡抚事务。
云贵总督
云贵总督——总督云贵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
顺治十六年(1659年)初设云贵总督,后分设;
雍正十二年(1734年)合并贵州、云南两总督为云贵总督,为定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裁云南巡抚,遂兼云南巡抚事务。
东三省总督
东三省总督——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以原关外三将军并为三省将军事务由其兼管;
同时设奉天巡抚,以原盛京将军本辖区域的旗兵改以副都统衔由其兼管;
宣统二年(1910年)裁奉天巡抚,遂兼奉天巡抚事务。
南河总督
南河总督——总督江南河道、提督军务,又简称江南河道总督。
雍正七年(1729年)改总河为南河总督;
咸丰八年(1803)裁撤,其事务并入漕运总督。
东河总督
东河总督——总督河南、山东河道、提督军务,又简称东河河道总督。
雍正七年(1729年)改副总河为东河总督;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裁撤,同年恢复;二十八年(1902)裁撤,其事务并入河南、山东二巡抚。
漕运总督
漕运总督——总督漕运、节制江北镇道各官。
顺治元年(1644)设漕运总督;
咸丰八年(1803)裁南河总督,兼管江南河道事务;
咸丰十年(1805)节制江北镇、道各官;
光绪三十年(1904)以无漕可运,改设江淮巡抚;
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与两江总督事务重叠,裁撤,其事务并入两江总督。
湖北有什么名人
1992.08担任湖北省利川市实验小学任教;
1999.11担任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副镇长;
2002.04担任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党委副书记;
2004.01担任共青团湖北省利川市委书记;
2005.01担任湖北省恩施州接待处副处长(其间:2005年9月-2008年7月在湖北省委党校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2006.12担任共青团湖北省恩施州委书记、党组书记;
2010.09担任湖北省恩施州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2011.10担任湖北省建始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
2011.11担任湖北省建始县委副书记、县长。
2016.12,中国***建始县第十五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五届县委常委、副书记、书记,?向红林当选为县委书记。
扩展资料
向红林,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研究生学历,13年7月出生,19年6月加入中国***,1992年9月参加工作。
现任湖北省建始县委书记。
参考资料:
问题一:湖北有哪些名人 1、古代
炎帝(又名烈山氏,随州厉山人)老莱子(荆门象山人)楚庄王(荆州江陵人)刘秀(襄阳枣阳人)朱厚(荆州钟祥人)花木兰(武汉黄陂人)季梁(随州人)子文(孝感安陆人) 尹吉甫(十堰房县人) 屈原(宜昌秭归人) 宋玉(襄阳宜城人) 伍子胥、申包胥、戎昱(荆州监利人) 陈友谅(仙桃人)徐寿辉(黄冈罗田人) 卞和(襄阳南漳人) 庞安时(黄冈浠水人) 李时珍(黄冈蕲春人) 毕升(黄冈英山人) 张居正(荆州人) 王昭君(宜昌兴山人)庞统(襄阳人)马谡、马良(襄阳宜城人)俞伯牙(荆州人)钟子期(湖北汉阳人) 程颢、程颐(黄冈红安人) 陆羽、皮日休(天门人) 孟浩然、米芾、张继(襄阳人) 嫘祖(宜昌人)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荆州公安人)杨溥(荆州石首人)王聪儿(襄阳人)优孟(荆州人) 周培公(荆门人) 谭元春、钟惺(天门人)闻一多(黄冈浠水人)石静宜(孝感人)陈世美(十堰丹江口人)杜审言、杜甫、张柬之(襄阳人)熊廷弼、吴伟(湖北江夏人)黎元洪(湖北黄陂人)等。
2、近、现代
党政军
*** 、董必武、林彪、刘华清、徐海东、王树声、杨献珍、王平、陈锡联、韩先楚、项英、聂凤智、周强、张昌平、熊秉坤、许世友、郭天民、秦基伟、王建安、赵可铭、朱涤新、刘震、伍修权、郭锡章、贾亦斌、贺炳炎、陈潭秋、钱瑛、李书城、李汉俊、 *** 、杨国屏、陈士榘、向忠发、、 *** 、万学远、陈昌智、王新亭、 *** 、刘精松、钱运录、王宏坤、施洋、石瑛、 *** 、周纯全、黄骅、李焕、张业遂、彭清华、乔晓阳、孙必干、彭克玉、贺平、鲁桂成、王诚汉、黄永胜、杨业功、喻林祥、刘冬冬、杨德清、陈刚、李金早、辜胜阻、贺之军、汤化龙、刘石泉、谢伏瞻、刘道玉、夏斗寅、涂长望、王群、王必成、罗清泉、严智泽、李三春、夏勇、傅自应等。
科技
李四光、叶盛东、朱光亚、彭桓武、李俊、朱邦复、黄锷、桂质廷、聂海胜、吴燕生、童庆禧、 孔祥复、龙乐豪、姚期智、王家耀、李济、岑拯、任新民、池际尚、田长焯、徐克俊、张启发、 李明、王竹溪、熊有伦、邓子新、李绪鄂、刘先明、方小顿等。
经济
邢慕寰、陈刚、蒋硕杰、石寿永、黄松龄、巴曙松、夏道平、张培刚、王作荣、钟朋荣、杨珐平、田国强、艾春荣、谢丹阳、向松祚、王亚南、黄明、 梅新育、魏敏、李若山等。
商业
方李邦琴、柯约瑟、陈东升、兰世立、李志高、雷军、徐立华、刘宝林、刘革新、梅林、刘合炳、陈平、汪潮涌、王利芬、欧阳祥山、成清波、夏佐全、吴少勋、邹远东、祝志军、池宇峰、刘卫东、周鸿、孟庆南、陈木森、叶海峰、胡黎明、段红飚、易贤忠、蒋远华、李儒雄、胡厚昆、刘雁飞、张麟、杨兴平、陈潮、彭红艳、于刚、杨闻孙、李萍、张鹤、孟凯、邱四豪、蒋红星、黄晖、雷虹、任希、黄明生、周少波、王学海、李作荣、郭永宏、王冬生、汪爱群、张润斌、沈思、蔡宏柱、等
法学
王利明、曾令良、江必新、张明楷、吕忠梅、张新宝、汪习根、黄进等。
文艺
闻一多、胡风、黄侃、熊十力、田长霖、杨守敬、张光年、王玉珍、 汤用彤、叶君健、徐复观、成中英、刘湛恩、 郭超人、曹禺、池莉、曾子墨、姜声扬、裴高才、刘醒龙、殷海光、郭建明、徐高栋、张智华、樊启鹏、卫铁、蒋方舟、晏明、熊召政、余叔岩等。
明星
任贤齐、徐帆、高枫、徐小凤、蔡琴、梦鸽、黄格选、李翊君、高凌风、陈数、熊天平、 周传雄、苏慧伦、范晓萱、陈星、朱桦、李宗翰、杨臣刚、刘亦菲、 周觅、袁弘、袁泉、曾黎、李琼、何晟铭、秦祥林、左宏元、田原、彭坦、贾一平、胡杨林、王强、王伊锋、庹宗康、曹燕珍、傅晶、古月、宋轶、卜学亮、陈迪、金波、魏斌、陈数、王......>>
问题二:湖北有那些名人 湖北人杰地灵,无论古代顶是近代、现代,湖北名人都是人才辈出:
古代湖北名人:
屈原 李时珍 毕升 张居正 王昭君 庞统 陆羽 伍子胥 孟浩然 米芾 皮日休 马谡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陈友谅 钟惺、谭元春
近、现代军事、政治湖北名人:
*** 董必武 刘华清 徐海东 项英 恽代英 施洋 王树声 许世友 聂凤智
陈锡联 郭天民 秦基伟 王建安 韩先楚 周纯全 林彪
近、现代科技湖北名人:
李四光 曹禺 闻一多 胡风 杨守敬 张光年 王亚南 叶君健 熊十力 郭超人
朱光亚
近、现代文艺湖北名人:
高枫 梦鸽 池莉 刘醒龙 徐帆 黄格选 熊天平 任贤齐 周传雄(小刚) 苏慧伦
近、现代商业、经济湖北名人:
陈东升 徐立华 雷军 黄明生 李志高 李儒雄
近、现代体育运动湖北名人:
伏明霞 李小双 李大双 周继红 乔红 陈静 杨威 郑李辉 刘国正 肖海亮
刘黎敏 田秉毅 高凌 李青 关虹
问题三:湖北有哪些名人 祖籍是的也算... :::古代:::
?屈原 李时珍 毕升 张居正
?王昭君 庞统 陆羽 伍子胥
?孟浩然 米芾 皮日休 马谡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陈友谅 钟惺、谭元春
:::近、现代:::
?:::军事、政治:::
? *** 董必武 刘华清
?徐海东 项英 恽代英 施洋
?王树声 许世友 聂凤智
?陈锡联 郭天民
?秦基伟 王建安
?韩先楚 周纯全 林彪
?郭锡章 黎元洪 陈潭秋
?钱瑛 李书城 李汉俊
?向忠发 ***
? *** 万学远 ***
?刘精松 周志坚 钱运录
?:::科技:::
?李四光 曹禺 闻一多 胡风
?杨守敬 张光年 王亚南
?叶君健 熊十力 郭超人
?朱光亚
?:::文艺:::
? 高枫 梦鸽
?池莉 刘醒龙 徐帆
?黄格选 熊天平 任贤齐
? 周传雄(小刚) 苏慧伦
?:::商业、经济:::
?陈东升 徐立华 雷军
?黄明生 李志高 李儒雄
?:::体育运动:::
?伏明霞 李小双 李大双
?周继红 乔红 陈静 杨威
?郑李辉 刘国正 肖海亮
?刘黎敏 田秉毅 高凌
?李青 关虹
范蠡,文种,伍子胥,都是楚国人,
说明:一、以下资料主要来自“百度”;二、如果有人的籍贯有误,欢迎批正。
孟浩然:[唐]山水田园诗人(襄阳)
炎帝:[远古]炎帝 神农氏
屈原: [战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秭归)
楚庄王:[春秋]中原霸主
伍子胥:[春秋]一夜白头 名将(襄樊谷城冷集沈湾)
孙叔敖:[春秋]第一循吏良臣 (孙叔敖出生于郢都(纪南城)北海子湖边白土里(又称孙家山,今雨台
山附近)。 )
老莱子(并不是老子):[春秋]道家人物代表
庞统 (179―214)三国时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属湖北)人,初与诸葛亮齐名,号凤雏。
陈友谅:[元]大汉的建立者 (湖北沔阳人)
米芾:[北宋]著名书法家 (祖居太原)
马谡:[三国]蜀国人士
陆羽:[唐]茶 (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世界茶道创始人)
王昭君:[汉]民族和亲的使者 (湖北兴山县)
张居正:旷代宰相之杰(湖北江陵)
三袁:“公安派”领袖 (“公安派”领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
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一说为,安徽徽州人,待考。)
李时珍:医学家(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
皮日休:诗人、思想家(襄阳人,字逸少)
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
*** 同志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1926年参加农动。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加入中
国 *** 。后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苏维埃 *** 。
董必武,原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号壁武,从事革命活动后改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于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
刘华清(1916~ )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团,1935年10月转党,1929年10月参加工作,1930年12
月入伍,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毕业,上将军衔。
徐海东(1900一10) 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徐家窑人,出身于窑工之家。9岁,入乡塾读书,13岁
因反抗富......>>
问题四:湖北历史上有哪些文化名人 “中华诗祖”尹吉甫,房陵(今房县)青峰人,周宣王的大臣,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是《诗经》的主要编撰人和代表作者。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楚国诗人、政治家。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朝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于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万历二十一年)。
毕升(?-1051),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人。北宋著名发明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在当时印刷界反响很大。
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今兴山县)宝坪村人。
庞统(179―214)三国时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属湖北)人,初与诸葛亮齐名,号凤雏。
陆羽(733-804年),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陆羽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员。襄樊谷城冷集沈湾(原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人称孟襄阳。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
皮日休(约公元834―883年),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鹿门子
马谡(190―228)三国蜀国人士。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领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后期,文坛沉寂之际,突兀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给文坛带来了生机,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公安”派。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著称,其领袖是出生于今荆州市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继唐宋古文运动之后,又树起了一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
明湖北嘉鱼出了一对颇具才名的兄弟兄李承芳、弟李承箕,文学造诣很高,史称“嘉鱼二李”
陈友谅(1320~1363)元末大汉的建立者。湖北沔阳人,家世业渔。
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
吴伟和江夏派,吴伟(1459-1508),明画家,江夏(现属湖北武汉)人,明宪宗宫廷画师。
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1839-1915),宜都市人,清末民初的杰出的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藏书家、书法艺术家
*** 同志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1926年参加农动。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加入中国 *** 。后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苏维埃 *** 。
董必武,原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号壁武,从事革命活动后改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
刘华清(1916~)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团,1935年10月转党,1929年10月参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毕业,上将军衔。
徐海东(1900一10)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徐家窑人,出身于窑工之家。9岁,入乡塾读书,13岁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师斥责,愤然退学,进窑场学艺,跟随父兄,以窑工为职业。
项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国 *** 和人民军队的早期重要***之一。
恽代英(189......>>
问题五:湖北有什么名人 伍子胥 (监利): 春秋时期著名将领,军事家。
屈原(秭归):战国时期著名诗人。
王昭君(秭归):汉代著名美女。
杜甫(襄阳): 唐代著名诗人.
孟浩然(襄阳):唐代著名诗人。
皮日休(襄阳):唐代著名诗人。
毕升(英山):宋代活字印刷发明人。
米芾(襄阳):宋代著名书法家、画家。
陆羽(天门):茶圣,《茶经》作者。
陈友谅(仙桃):元末农民军首领,大汉的建立者。
张居正 (荆州): (明代)杰出政治家,万历首辅.
公安三袁(公安):明代文学家。
李时珍(蕲春):明代药学家,《本草纲目》作者。
问题六:湖北是哪些名人的故乡? 湖北名人:
古代 炎帝(随州厉山人)嫘祖(宜昌远安人)老莱子(荆门象山人)楚庄王(荆州江陵人)刘秀(襄阳枣阳人)
朱厚(荆门钟祥人)刘玄(襄阳人)陈友谅(仙桃人)徐寿辉(黄冈罗田人)明玉珍(随州人)花木兰(武汉黄陂人)季梁(随州人)子文(孝感安陆人)尹吉甫(十堰房县人)屈原(宜昌秭归人)宋玉(襄阳宜城人)伍子胥、申包胥、戎昱( 荆州监利人)卞和(襄阳南漳人)庞安时(黄冈浠水人)李时珍(黄冈蕲春人)毕升(黄冈英山人)王昭君(宜昌兴山人)庞统(襄阳人)董和、董允(湖北枝江人)马谡、马良(襄阳宜城人)优孟、岑参、俞伯牙、张居正(荆州人)钟子期(湖北汉阳人) 陆羽、皮日休(天门人)孟浩然、米芾、张继、范宗尹(襄阳人)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车胤(荆州公安人)杨溥(荆州石首人)王聪儿、任亨泰、单懋谦(襄阳人) 周培公(荆门人) 谭元春、钟惺(天门人)闻一多(黄冈浠水人)石静宜(孝感人)陈世美(十堰丹江口人)杜审言、杜甫、张柬之、蔡瑁、庞德公、魏玩、黄月英、神会、廖化、邓飞(襄阳人)吴国伦、陈光亨、孟嘉、潘师道、江自康、刘继盛(湖北阳新人)张裕钊(鄂州人)欧鹏(黄冈黄州人)熊廷弼、吴伟(湖北江夏人)黎元洪(黄陂人)等。近、现代 政治
*** 、董必武、林彪、刘华清、徐海东、王树声、向忠发、王平、陈锡联、韩先楚、项英、
聂凤智、刘震、张昌平、熊秉坤、许世友、陈再道、郭天民、秦基伟、王建安、赵可铭、朱涤新、
伍修权、郭锡章、贾亦斌、贺炳炎、陈潭秋、钱瑛、李书城、李汉俊、 *** 、杨国屏、陈士榘、
杨献珍、、 *** 、万学远、陈昌智、王新亭、 *** 、刘精松、钱运录、王宏坤、施洋、
石瑛、 *** 、周纯全、黄骅、李焕、张业遂、彭清华、乔晓阳、孙必干、彭克玉、贺平、鲁桂成、
王诚汉、黄永胜、杨业功、喻林祥、刘冬冬、杨德清、陈刚、李金早、辜胜阻、贺之军、汤化龙、
刘石泉、谢伏瞻、刘道玉、夏斗寅、涂长望、王必成、罗清泉、严智泽、李三春、周强、万钢
傅自应、王群、夏勇、罗照辉、费胜潮等。
科技
李四光、叶盛东、朱光亚、彭桓武、李俊、朱邦复、黄锷、桂质廷、聂海胜、吴燕生、童庆禧、
孔祥复、龙乐豪、姚期智、王家耀、李济、岑拯、任新民、池际尚、田长焯、徐克俊、张启发、
李明、王竹溪、熊有伦、邓子新、李绪鄂、罗亚蒙、刘先明、方小顿等。
经济
邢慕寰、陈刚、蒋硕杰、石寿永、黄松龄、巴曙松、夏道平、张培刚、张风波、王作荣、钟朋荣、
杨再平、田国强、艾春荣、谢丹阳、向松祚、王亚南、黄明、 梅新育、魏敏、李若山、范恒山、
鲁政委等。
商业
方李邦琴、柯约瑟、张震远、吴礼淦、陈东升、兰世立、李志高、雷军、徐立华、刘宝林、刘革新、
陈平、汪潮涌、王利芬、欧阳祥山、成清波、夏佐全、吴少勋、邹远东、祝志军、池宇峰、刘卫东、
周鸿、孟庆南、陈木森、叶海峰、胡黎明、段红飚、易贤忠、蒋远华、李儒雄、胡厚昆、刘雁飞、
张麟、杨兴平、陈潮、彭红艳、于刚、杨闻孙、李萍、张鹤、孟凯、邱四豪、蒋红星、黄晖、雷虹、
刘合炳、刘先成、黄明生、周少波、王学海、李作荣、郭永宏、王冬生、汪爱群、张润斌、沈思、
蔡宏柱、梅林、许晓明、叶国富、阎志、刘国本等
法学
?王利明、曾令良、江必新、张明楷、吕忠梅、张新宝、汪习根、黄进等。
文艺
闻一多、胡风、黄侃、熊十力、田长霖、杨守敬、张光年、王玉珍、 汤用彤、
叶君健、徐复观、成中英、刘湛恩、 郭超人、曹禺、池莉、曾子墨、姜声扬、
裴高才、刘醒龙、殷海光、郭建明、徐高栋、张智华、樊启鹏、卫铁、蒋方舟
晏明、熊召政、余叔岩、当年明月、黄晓阳等。
明星
?任......>>
问题七:湖北公安县有哪些名人 “公安三袁”:袁宗道 (1560~160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荆州公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会试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珐吉士。袁宏道 (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人。生性直爽,喜游山水。 袁中道 (1570~1626)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字小修。荆州公安人。 司马彦 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周传雄 (1969.6.7~ )湖北公安人。著名歌手,制作人.
问题八:湖北省有哪些著名的作家 方方,原名汪芳,女,汉族,江西彭泽人,1955年5月生于南京。大学,1982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文学专业。15年1月参加工作,无党派。现任省作协,文学院文创一级专业作家,第九届省政协常委,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1991年获湖北省 ***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 1992年获院颁发的特殊津贴。系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五个一批”人才。出版散文集70余部,多篇被译为英、法、意、日韩、葡萄牙等文在海外出版。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奖、“庄重文”文学奖、《月报》百花奖、《选刊》优秀奖、《中篇选刊》优秀作品奖及《诗刊》新诗创作一等奖、人民文学出版社优秀作品奖、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奖、北京文学奖、上海中篇奖、长江文艺佳作奖、长江出版集团最受读者欢迎奖、湖北省屈原文艺创作奖、湖北金凤青年文艺奖、湖北文学奖等。 副 黄运全,男,汉族,湖北鄂州人, 1954 年 11 月生,硕士研究生, 2000 年 3 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981 年 1 月参加工作, *** 党员。现任省作协常务副、党组成员、书记,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 19 年获团中央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81 年 7 月至 1996 年 10 月在咸宁地区工作,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委讲师团主任、社科联等职。 1996 年 10 月至 2006 年 1 月任湖北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厅改局后任副局长)。 程远斌,男,汉族,湖北天门人, 1949 年 11 月生,党校大专, 1985 年 8 月毕业于荆州地委党校党政专业, 10 年 3 月参加工作, *** 党员。现任省作协副、党组成员、副书记,中国作协会员。 1998 年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 称号。策划、组织举办了 “ 接受传统教育,振奋革命精神,建设和谐作协 ” 的主题学习风活动,主抓了机关争创绿化先进单位和争创治安先进单位等工作。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理论文章和文学作品,出版过长篇《陈友谅》、《民族文化大州建设论》、《巴山楚水处处情》等著作,长期从事中国弥勒文化研究。 梁必文,男,汉族,湖北赤壁人 ,1958 年 3 月生 , 大学, 1990 年 7 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17 年 9 月参加工作, *** 党员。现任省作协副、党组成员,省文联副,中国作协会员。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长江文艺》等刊物发表诗歌数百首,并发表中短篇、评论若干,出版诗集有《杨梅雨》、《燃烧的灵魂》、《梁必文诗选》等,并有部分作品获奖。 李武育,男,汉族,河南孟津人, 1953 年 9 月生,大学, 1982 年 2 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专业, 10 年 12 月参加工作, *** 党员。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党组成员。 刘醒龙,男,汉族,湖北团风人, 1956 年 1 月生,高中, 15 年 1 月参加工作, *** 党员。现任省作协副、武汉市文联副、《芳草》杂志社总编,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享受院特殊津贴,曾获湖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 “ 五个一批 ” 人才、武汉市第十届劳动模范、 2006 感动荆楚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已出版长篇十部、及散文集二十余种,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字。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中篇奖、中国学会长篇大奖、世界华文长篇红楼......>>
问题九:湖北省从古至今有那些名人 :::古代:::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楚国诗人、政治家。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朝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于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万历二十一年)。
毕升(?-1051),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人。北宋著名发明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在当时印刷界反响很大。
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触院编修。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今兴山县)宝坪村人。
庞统(179―214)三国时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属湖北)人,初与诸葛亮齐名,号凤雏。
陆羽(733-804年),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陆羽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员。襄樊谷城冷集沈湾(原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人称孟襄阳。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
皮日休(约公元834―883年),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鹿门子
马谡(190―228)三国蜀国人士。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领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后期,文坛沉寂之际,突兀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给文坛带来了生机,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公安”派。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著称,其领袖是出生于今荆州市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继唐宋古文运动之后,又树起了一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
陈友谅(1320~1363)元末大汉的建立者。湖北沔阳人,家世业渔。
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
问题十:湖北黄冈有那些名人 黄冈人杰地灵,在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遍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宗教各个领域。
梁、陈、隋、唐有一家四代为重臣的周炅、周法尚、周墀(今黄州人),北宋有参与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大型类书的吴淑以及父子为官均有政绩的吴遵路、吴瑛(均今蕲春人),被黄山谷称为“天下奇才”的潘大临(今黄州人),南宋有治狱平允的游侣和治蜀有功的余介(均为武穴人),明代境内有最早出使日本的程莹(罗田人),被神宗旌为为官“天下清廉第一”的汪可受(黄梅人),清有入清不仕的诗人杜茶村(今黄州人),时称“楚北大儒”、陈沆和陈銮皆出其门下的陈诗(蕲春人),著有《医学概要》的名医杨际泰(今武穴人,与庞安时,李时珍、万密斋并称为“鄂东四大名医”),近现代人物中,有京剧奠基人之一的余三胜(罗田人),音韵训诂学家、与章炳麟齐名的黄侃(蕲春人),逝世后被董必武称为“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的方志学家王葆心(罗田人),拍案而起的民主斗士、诗人、学者闻一多(浠水人),最早发现四纪冰川活化石命名为中国水杉的林业专家干铎(武穴人),竹器工艺艺人章水泉(武穴人),作家废名(黄梅人),叶君健(红安人),秦兆阳(团风县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红安人),形成独立哲学思想体系的哲学家熊十力(今团风县人),著名的军事家林彪(团风县人),早期翻译《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家王亚南(今团风县人),首次发现四纪冰川遗迹、驳斥“中国贫油”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今团风县人),勇于探索真理、具有独立人格的早期文艺理论家胡风(蕲春人),被港台称为“现代大儒”的徐复观(浠水人)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