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天气预报30天查询_永济天气预报20天气
1.华山名字的来处
2.汤的治国思想对治国理政有何启示
A类1125 6.5 12.3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小店区,古交市,大同市,区,南郊区,阳泉市,矿山,郊区,长治市,晋城市,泽州县,朔州市朔城区,山西中介关闭,肖毅市吕梁,运城河津市
II 1035 5.9 11.3太原市清徐县,大同市新荣区,长治市郊区,潞城,襄垣县,晋城市高平市,朔州市地区,怀仁县,山阴县,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吕梁市离石区,汾阳市,晋中市榆次区,临汾市尧都区,侯马,霍州,运城盐湖区永济
三945 5.4 10.4太原市阳曲县大同左云,浑源县,大同县,阳泉市,盂县,平定县,长治县市长,屯留县,沁源,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全县应朔州市,忻州市定襄县,代县,宁武县,吕梁市交口县,交城县,柳林县,晋中市灵石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太谷县,齐县,平遥县,临汾市,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汾西县,吉县,乡县,蒲,隰县,曲沃县,运城临猗县,稷山县,新绛县,新绛县,芮城县
400 855 4.9 9.4娄烦县,太原,大同,阳高县,广灵县,天镇县,长治市平顺县,沁县,武乡县,壶关县,长子县,理县,朔州市右玉县,忻州市灵县繁峙县,神池,五寨县,河曲县,保德,偏关县,岢岚县,静乐县,五台县,房山,吕梁市兴县,岚县,临县,中阳县,石楼县,文水县,晋中市榆社县,临汾市,县,永和县,安泽县,浮山县,运城闻喜,平陆县,垣曲县,夏县,万荣县
华山名字的来处
发生危害:小麦黄矮病首先于195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大麦上发现,故称大麦黄矮病。它是一种分布最广的禾谷类病毒病。目前在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生产小麦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危害。
我国于1960年在陕西、甘肃的小麦上发现并逐渐引起重视。现在已知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及华东等冬、春麦区如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河北、北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及江苏、安徽省北部和四川、云南省局部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其中以豫西、晋南、关中、陇东为冬小麦的主要流行区,甘肃省河西走廊为冬春麦混种流行区,宁夏、内蒙古、晋北、河北北部为春小麦的主要流行区。
病株减产程度与感染病害的迟早,品种抗、耐病性及栽培条件相关,感病愈早,减产愈重。一般拔节期感染,穗期发病的减产达50%左右。1966年以来,1966、1968、1970、1973、1978和1980年在我国西北、华北等冬春麦区曾先后六次发生中度偏重危害乃至大流行。如1966年陕西省蒲城、白水和富乎三县发病面积11万hm2,减产4成左右,延安地区6.7万hm2麦田,因病减产5成,洛川县2.3万hm2小麦,发病1.87万hm2,甘肃省张掖、武威两地区发病6.7万hm2,减产7万t左右,1970年陕西省再次大流行,全省发病达66.7万hm2,减产约26万t,甘肃庆阳、平凉和天水三地区发病13.3万hm2,减产15万t左右,宁夏回族自治区灌区11个县市因小麦黄矮病流行减产30%以上,严重地区减产60%以上;河北省主要在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发生,70~80年代流行过4次,1973年普遍发病并造成大面积毁种,1987年张家口地区发病10万hm2,减产三成以上。90年代以来连年发生,1995年承德围场县发病茎株率达到62%~85%。河北省唐山地区13.3万hm2小麦普遍发病,发病率一般为30%~50%,严重地块达80%~90%,造成减产20%~30%,在山东省1974年山东泰安地区发病3.8万hm2,占麦田面积的12%,其中莱芜县发病0.8万hm2,减产1000t以上。
传播方法:汁液、种子及土壤均不能传毒。由蚜虫持久性传毒。
传毒介体:世界上已经发现有18种蚜虫能传播大麦黄矮病毒,我国只发现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麦长管蚜Sitobion(Macrosiphum)avenae、禾谷缢管蚜Rhoalosiphum padi、麦无网蚜Metopolophium(Acyrthosiphon)dirhodum及玉米缢管蚜Rhopalosiphum maidis等传播。
一头麦二叉蚜在病叶上吸食30min即能获得病毒。一头带毒的麦二叉蚜在健苗上吸食5~10min即能使健苗感病。一头刚产出的麦二叉蚜若蚜饲毒24h以后,蜕皮、产仔蚜不影响传毒。一般获毒后的38d内传毒机率较高,以后逐渐减弱,约传毒20d,但不能终生传毒。带毒成蚜刚产的若蚜不带毒。蚜卵不带毒。
蚜虫传毒的效率与蚜虫种类、病毒株系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传毒效率高的蚜虫是麦二叉蚜,可达92.5%,其次有麦长管蚜为40.2%,其他蚜虫则较低,在20%左右。有翅蚜和无翅蚜都能传播大麦黄矮病毒,但以无翅蚜传毒能力较强。
麦蚜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的能力在地区和年度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如豫西、晋南、关中、陇南的标样均为禾缢管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传播。河南灵交、陕西渭南标样以麦二叉蚜传毒率较高,山西永济、甘肃甘谷、河南郑州标样三种蚜虫传毒率均高。山西临汾以禾缢管蚜最高,北京三种蚜虫均低,内蒙古丰镇春安标样以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最高(周广和、张淑香,)。
种苗传植物:无。
自然寄主:小麦Triticum aestivum,莜麦,黍Panicum miliaceum,粟Setaria italica,大麦Hordeum vulgare,玉米Zea mays。
人工接种可侵染的植物:黄矮病毒可以侵染约100种单子叶植物。通过人工接种和血清检验,对24属植物进行试验,可感染的寄主有:野生一粒小麦、一粒小麦、提莫菲维小麦、二粒小麦、硬粒小麦、圆锥小麦、东方小麦、波兰小麦、茹可夫斯基小麦、斯卑尔多小麦、密穗小麦、印度矮生小麦、普通小麦、埃及小麦、二棱大麦Hoedeum distichon、六棱青稞、二棱裸大麦、燕麦Avena sativa、莜麦Avena chinensis、玉米、粟、黍、金狗尾草Setaria lutescens、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绒毛鹅观草、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大画眉草Eragrostis cilianensis、雀麦、棒头草Polypogon fugax、千金子Leptochloa japonicus、野燕麦Avena fatua、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碱谷、易变山羊草、离果山羊草、孔颖草Bothriochloa pertusa、碱稗等。隐症感病寄主有:簇毛麦、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草原早熟禾Poa stepposa、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及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的一个变种。非寄主植物有高粱、野生二粒小麦、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稗子Echinochloa crusgalli、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狗尾草Setaria palmiflolia、蟋蟀草Eleusine indica、蔓生偃麦草、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鸭茅的佛罗里达变种、水稻Oryza sativa(李经略等1985;钱幼亭等1987)。
侵染循环:小麦黄矮病的侵染循环在冬麦区、冬春麦混种区是有差异的。
①冬麦:如陕、甘、豫、鲁、冀、皖、苏等省,5月中下旬,各地小麦逐渐进入黄熟期,麦蚜因植株老化,营养不良,产生大量有翅蚜向越夏寄主迁移,在越夏寄主上取食、繁殖和传播病毒。越夏寄主包括玉米、高粱、糜子、栗(谷子)、水稻等作物以及自生麦苗和鹅观草、野燕麦、雀麦、画眉草、白羊草、马唐、蟋蟀草、虎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其中糜子、自生麦苗、虎尾草、小画眉草、雀麦、野燕麦等又是小麦黄矮病毒的越夏寄主。秋季小麦出苗后,麦蚜又迂回麦地,特别是田边的小麦上取食、繁殖和传播病毒,并以有翅成蚜、无翅成若蚜在麦苗基部越冬,有些地区也产卵越冬。冬前感病的小麦是第二年早春的发病中心。返青后,在拔节期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发病中心的病毒随着麦蚜的迁移扩散逐渐蔓延,到抽穗期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②冬、春麦混种区:如甘肃河西走廊一带,5月上旬,冬小麦上的麦蚜逐渐产生有翅蚜,向春小麦、大麦、玉米、糜子(黍)、高粱及禾本科杂草上迁移。晚熟春麦、糜子和自生麦苗是麦蚜和小麦黄矮病病毒的主要越夏场所。9月下旬,冬小麦出苗后,麦蚜又迁回麦田,在冬小麦上产卵越冬,小麦黄矮病病毒也随之传到冬小麦麦苗上,并在小麦根部和分蘖节里越冬。第二年3月中旬,越冬蚜卵开始孵化,4月中旬产生有翅蚜,迁移扩散,不断地传播病毒。
③春麦区:较为复杂,据1965年以来的历年调查,豫西、关中、晋南、陇东等冬麦区的麦蚜和小麦黄矮病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春麦区的麦蚜和小麦黄矮病发生流行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春麦区的虫源、毒源有可能来自部分冬麦区。实际调查证明,麦蚜能够凭借气流携带,从冬麦区迁飞至春麦区,并传播病毒,成为春麦区小麦黄矮病的初侵染虫源和毒源。有翅麦蚜迁入的主要天气形势为“槽前锋后”型,迁入区域主要为西起宁夏黄灌区,包括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及西北部春麦区。迁出区域主要是豫西、晋南、关中、陇南、陇东和延安等地冬麦区。
病害与环境及流行:小麦黄矮病在田间的发病规律一般是早播重,适期迟播轻(冬麦);点播稀植重,条播密植轻,阳坡地重,阴坡地轻;旱地重,水浇地轻;路边地头重,精耕细作,小麦长势好的轻;缺肥、缺水,盐碱瘠薄地重。上述发病轻重的差异,主要是由麦蚜虫口密度所决定的,与气象因素、耕作栽培条件和毒源等也有一定关系。
①麦蚜虫口密度:从各地历年麦蚜与小麦黄矮病发生规律调查结果看出,麦蚜中麦二叉蚜虫口密度的大小,特别是冬前越冬基数和早春虫口密度的大小,是决定小麦黄矮病流行程度的重要条件。在关中地区如百株越冬蚜虫量达到50~100头以上时、翌年才能大流行,10~20头可轻度流行,在10头以下时为非流行年如翌春百株蚜量仅一二百头当年不会流行。冬前基数大,麦蚜传播病毒的几率增大,为第二年提供虫源和毒源的数量也大。而早春虫口密度大,则为拔节及穗期提供大量虫源、毒源。随着麦蚜在田间的迅速扩散,使小麦黄矮病由点片向全田扩展。据田间定点观察,在发病早或轻病田,病株的分布属聚集型,发病中心明显。在发病后期或重病田,随病情的进展,带毒蚜增殖扩散,发病中心逐渐扩大,病株扩及全田,由聚集型发展为均匀型(张向才,1988)。
②气象因素:影响麦蚜及小麦黄矮病发生程度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从陕西蒲城县18年有关资料的分析看出,上一年10月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及当年1、2两个月的平均气温与麦蚜及小麦黄矮病的发生程度有密切关系。这四项气象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如头年10月的平均气温高,降雨量小,当年1、2月的平均气温高,则对麦蚜取食繁殖、传播病毒、安全越冬及早春提早活动等均较有利,这样就容易导致麦蚜与小麦黄矮病的大流行。例如1960、1966、1970及1973、1987等年份就是如此。如上一年10月的平均气温低,降雨量大,当年1、2月的平均气温低则对麦蚜的取食、繁殖不利,麦蚜的越冬基数小,越冬死亡率大,早春活动迟缓,像1969年和1974年那样,往往为轻微发生年。如上一年10月的平均气温高,降雨量小,但当年1、2月的平均气温低,虽然冬前的麦蚜虫口密度大,但越冬死亡率大,早春活动迟缓,这样的年份往往为轻度到中度流行年。如1961、1964及1968年等。又如上一年10月平均气温低,降雨量大,不利于麦蚜冬前取食、繁殖和传播病毒,越冬基数小,但当年1、2月平均气温较高,有利于麦蚜安全越冬和早春提早活动,则往往也导致中度流行。如1962和1965年等。另外山西省晋南地区1966、1970、1973年麦蚜与小麦黄矮病的大流行就是由于上一年10月、当年2~3月干旱少雨、气温偏高的结果。甘肃张掖地区1975、1976年麦蚜与小麦黄矮病的大流行也是上一年冬季温暖,当年2~3月气温偏高,4~5月干旱少雨,适宜于蚜卵孵化、发育和繁殖蔓延的结果。
温度能影响寄主植物的抗、耐病性及麦蚜的传毒能力。凡有利于麦蚜繁殖的温度,对麦蚜传播病毒也有利,病毒侵染的潜育期也短。低于10℃或高于25℃,既不利于麦蚜取食繁殖,也不利于麦蚜传播病毒,病毒即使侵染寄主,一般也不能显症而成为隐症带毒体。在河南新乡市10月下旬,在笼罩里的小麦苗上,接种带毒蚜,潜育期24d,11月下旬接种,潜育期122d,到3月下旬麦苗返青后才表现症状,3月下旬接种,潜育期21d,4月下旬接种,潜育期31d。因此,在冬麦区早春是麦蚜扩大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的主要时期。此外,据调查,小麦在拔节孕穗期遇低温,倒春寒,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抗、耐病性减弱,也容易发生黄矮病。
用多因子综合分析法对小麦黄矮病流行程度与各年温度、湿度、降雨量进行分析,发现三、四月气温和五月降雨量与黄矮流行有密切相关。可根据多因子综合分析编制预报方案,可预测每年病害发生级别(张继贤等,1982)。
③毒源:大麦黄矮病病毒的毒源数量对流行有一定影响。据陕西、甘肃调查,如秋前播糜子面积较大,自生苗较多,则麦蚜和毒源的基数较大,进入麦地的麦蚜自然带毒率较高,形成的发病中心就越多,往往导致第二年黄矮病的流行。甘肃张掖地区糜子面积较大,麦蚜与小麦黄矮病病毒越夏基数较大,冬麦一出苗,大批的带毒蚜迁移到冬麦地取食,传播病毒。冬麦面积大又为春小麦积累了大量的虫源及毒源,致使小麦黄矮病连年流行,就是一个突出例子。大麦黄矮病病毒株系类型也是流行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小麦黄矮病常发流行区,GPV是我国60~70年代的主要流行株系,往往随其主要传毒介体麦二叉蚜的流行而严重发生;GAV是一种分布较广的株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从河南、四川等高产小麦地分离鉴定出PAGV(PAV)株系类型主要由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传播,这两种蚜虫又是高产小麦地的优势蚜虫介体。因此,小麦黄矮病可能随着禾谷缢管蚜及麦长管蚜的严重发生而在高产小麦地流行。
不同条件下小麦黄矮病发病率(X1)、病情指数(X2)与小麦减产率(Y)的回归方程Y=0.0866Xl+0.2344X2+3.8…(中流行年),Y=0.4589X1+0.0306X2+4.2…(大流行年)。当发病率在20%以下,病指10以下,小麦减产在5%以内,这个指标可作为小麦黄矮病是否流行的临界指标(冯崇川1983)。
汤的治国思想对治国理政有何启示
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惇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东汉班固写的《白虎通义》中说:"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即"华"同"获"。到了春天百花盛开,景色美丽,因而西岳称为华山。
2016-04-27 陈华 时拾史事
大商建立五年了,可是从夏朝末年开始的大旱却始终未得消解,眼见湖泊干涸,江河断流,农田皴裂,甚至连原来茂盛无边的森林也枯死了一大半。很多农户都断了粮,几乎家家都有人饿死,还有些村庄干脆就没了炊烟。看着这一切,汤早没有了君临天下的兴奋,只是一个劲地寻思,是不是我不该灭夏啊,我灭夏一定是得罪了上帝(上帝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对上天的敬称,后被基督教借用),现在上帝惩罚我了,我该怎么办?幸好相邦伊尹先生比较沉着,他劝商汤不要想那么多,应该把心思放在救灾和安抚民心上。此时的汤已在位多年,很明白伊大贤人的苦心,决定到亳都(今河南商丘)城外的桑林祈雨。
商汤代人受过开启了“民主”时代
然而,按照当时祈雨的规矩,要用人殉的。卜人将这一要求告诉了汤后,等着汤的命令去选人做祭品。此时,汤却犹豫了,用人殉如果还不下雨,岂不说明我借着大旱革了夏的天命是完全错误的,人家夏朝才只旱了两年,而我大商却足足旱了五年。与其让人借机诽谤大商,还不如我来赌一把。自己去做殉人,如果天命在商,一定会保佑我的。否则,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即使死了也能给子孙们留个念想。拿定主意后的汤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毅然“剪发断爪,以己为牲”,并发表了一通自我批评“以六事自责”,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然后,他才郑重地登上柴堆,在即将点火前慷慨激昂地对着上帝和臣民们说:“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那意思是说,不管谁有罪,现在都由汤一人承担,请上帝不要为难天下臣民,要杀就杀汤一人。这一番代人受过的话没想到真的把上帝都感动得一塌糊涂了,期盼以久的大雨终于降临了。当然,这种事在我们后人眼里,可以说成是巧合,或者说,有人早就算准了有雨,但是我要说的是,即使今天,天气预报也没那么准,也不能保证在柴火点燃前就下雨。我们只能说,如果桑林祈雨的事是真的话,那么汤的运气不是一般好,否则上帝那么忙,不会有功夫帮他。看来,如果命不好,也别作君王梦了,指定折寿的。
汤,是后人对他的美谥,有除残去虐的意思。他姓子,名履,又名天乙,是商部族首领主癸之子。
为了更好地介绍这位代人受过的君主,我们不妨先痛说一下商族的发家史。那还得从五帝之一的帝喾(音同“酷”)说起。这位帝喾不仅自身贤明,还找了几个好老婆,也生了几个好儿子,如尧、稷、契,就连后世评价最差的大哥帝挚,也很有自知之明,一旦发现自己当不好帝,就主动让贤给尧,这才成就了尧舜禹的故事。而商族的祖先就出自帝喾之子契(音xiè)。
传说帝喾的次妃是有娀氏(今山西永济)的简狄。简狄有一次回娘家,正值春分时节,就和妹妹们一起沐浴。一只玄鸟(燕子)飞过姐妹们戏水的池子,坠落了一枚鸟蛋,凑巧让她看到。有娀氏是崇拜鸟的,见到鸟蛋,认为是神物,简狄忙取而吞之,就此,她怀孕生契。其实,古人搞不清怀孕的机理,又有着繁多的万物崇拜和生殖崇拜,往往会将名人的诞生与动植物、神异现象等联系起来,借以褒扬名人的与众不同,后世的帝王们更是一出生便扯上些异象,如红光满室、金龙转世,说的神乎其神。契是位大名人,当然也不得不被神化。
作为帝喾的儿子,契本来就是衔着金匙诞生的王二代,加上兄弟们都很强,彼此熏陶,自然能力超凡。契长大后,帮助大禹治水,功劳不小,帝舜就将商丘一带封给他,还让他担任司徒一职,主抓教育。契的子孙就以祖先最早受封的商地为名,建立商国,并形成了商族。
年轻的商国要想在万国林立的诸侯时代生存发展,就必须凭着特色和实力不断开拓进取。商国这两样本领都不缺。商国人的特色体现在经商上,正是因为商国的横空出世,中国才有了四民(士农工商),才有了后世的商业与商人(当然物质交换作为社会生产的必要环节,只要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但要是没有商国的话,我们只能用不同的称谓了)。
而商国的实力则体现在历代商侯都有所作为上,他们带领商族不断壮大,最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武力革命(改朝换代)。比如,第三代商侯相土,曾担任夏王朝的火正。他驯化了桀骜不驯的火畜,使其成为可以骑乘的马,使商人的运输和军事实力陡增。同时,他利用夏王相失位,对东方无力控制之机,以商丘为中心,把商的势力扩张到黄河下游,并在泰山附近建立东都,甚至同海外发生了联系,后人追颂相土的功绩时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意思是说相土干得轰轰烈烈,海外诸侯都归服于他。如果不是寒浞够狠、少康够拽的话,也许当时天下共主早就换人了。相土不但驯马,而且还驯象(古代黄河流域本就有象,不用进口,甲骨文中的“为”字,状似以手牵象形),并且把驯服的大象用于征讨东夷的战争之中,被称为“商人服象,虐于东夷”。相土的三世孙冥,努力发展农业,后不幸治水身死,与共工、禹一样成为传说中有名的治水功臣。
商人的先祖中还有一位王亥更是不凡,是商人特色发展的典范,更被后人尊称为华夏商祖。他驯养牛群,发明牛车,使商族的农业和畜牧业快速发展,导致物品生产大量过剩,为了解决过剩问题,他不辞劳苦率领商队与其他部落开展以物换物的交易,使先民商业活动的范围空前扩大,也为商族赚取了大量财富。不幸的是,在与姒姓侯国有易氏(今河北易县)交易时,由于自己的作风问题,被贪婪的有易君绵臣所害,尸体也被切成了八块。幸运的是,商族并没有就此沉沦,他们在王亥之子上甲微的带领下,攻灭了有易氏。商族人为了纪念王亥为部族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追尊王亥为高祖,他也成为唯一称王的商先君。可见,三代时期,中华先民还是非常重视商业的。
汤先生就是在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中茁壮成长起来的。汤成为商侯时,正赶上桀先生起劲地祸害大夏,为商的取而代之铺路。但是汤知道夏人底子厚,不能等闲视之,必须为革命成功做好充分准备。汤首先将都城迁回亳(史上商人多次迁都),离夏都斟鄩近了些,然后开始积聚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同时,他还广纳贤臣猛士,壮大自己的造反队伍,伊尹、仲虺、汝鸠、汝方等人就在这时进入了商的领导集体。特别是伊尹先生,本来是汤夫人的小臣(奴隶),因为厨艺精湛被汤看中,随着彼此了解不断深入,汤发现伊尹居然从厨艺中悟出了一套治国理政的本领,实在是看得见、吃得着、用得上的治国良方,想不火都不行。于是伊尹在那个看重出身的年代里意外选秀成功,当上了商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邦,和奴隶主出身的仲虺同掌国政,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外交家、谋略家于一身的商元圣,为商朝的建立和稳固发挥了独一无二的作用。
在贤臣们的辅佐下,汤利用曾被夏王朝授与“得专征伐”的大权,走上了一条由诸侯国到共主的转型升级之路。
为了稳定自己的后院,汤决定首先拿下葛国。葛伯是一个忠实于夏桀的君主,是夏桀在东方诸侯中的一个耳目,也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就连在古代被视为国之大事的祭祀都不肯搞。汤就派使者前去询问原因。葛伯知道商的畜牧业发达,有大量牛羊,就说:“我们不是不懂祭祀的重要,只是每次祭祀都要用许多牛羊,我们现在没有牛羊,拿什么祭祀呢?”汤听后让人挑选了一批牛羊给葛伯送去。哪知葛伯骗到牛羊后全部杀来吃了,根本不祭祀。汤再派使者询问,葛伯又说:“我们的田里种不出粮食来,没有酒饭作贡品,当然无法祭祀。”汤又派人前去帮助种庄稼。哪知葛伯却派人抢劫。自以为得计的葛伯不知道,汤是明知他的本性故意让他招人怨恨。汤见火候到了,就发兵葛国,在当地百姓的拥护下,葛国消失了,只有葛姓留传下来。商汤不仅解决了后顾之忧,还落了个好人缘。
商汤代人受过开启了“民主”时代
没有了拖后腿的,就该扫除拦路虎了。偏偏这时,夏桀难得的神志清醒了一下,意识到危机了,他下令汤到夏都朝觐。很显然这是一个天大的阴谋。彼时夏强商弱,并占据共主名份,如果汤不去的话,证明内心有鬼,搞不好的话会因为提前摊牌满盘皆输。如果去的话,给足了夏桀的面子,夏桀反而没有下手的借口。权衡再三之后,汤在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后前往夏都。果然,夏桀见汤真的来了,反而下不去手了,只好将汤囚在夏台(钧台)以观后效。此时,汤一幅恭顺的样子,安心地等着命运宣判,加上熟悉夏桀本性的伊尹随后送来许多珍宝、器玩和美女,让夏桀觉得汤充其量就是个有施氏,是个会为自己送钱的活宝,于是大手一挥放人。
夏桀对汤的一抓一放将其本性和底牌充分暴露出来了。本来,夏是共主,抓了汤乃至杀了汤,其他诸侯即使有情绪也没脾气,但是只为了一些珍宝美女就放了心腹之患,却让人看到了夏桀根本不是做大事的人,只是个爱贪小便宜的暴君、昏君;相反,汤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好汉,而且能屈能伸,完全具备大丈夫的资质,是个值得追随的有为之主,“诸侯由是叛桀附汤,同日贡职者五百国”。
在形势利好的背景下,汤回商以后,就和伊尹、仲虺商议征伐拦路虎韦国、顾国。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之后,汤和伊尹就率领助商诸侯联军,先对韦国进攻。面对大兵压境,韦国连求援都来不及,就被商军灭亡了。韦国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再下一国。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入民尽归商所有。之后,商国的兵锋直指盛产宝剑的昆吾国。
此时的昆吾国是一个较大的方国,国君为夏伯,可见与夏关系不一般。夏伯见韦、顾二国被汤所灭,立即整顿昆吾之军备战。同时派使昼夜兼程赴夏都告急。夏桀闻讯非常恼怒,下令起“九夷之师”征商。伊尹一见形势有变,忙阻止汤说:“东夷之民还服从桀的调遣,此时去征伐难以取得胜利,灭夏时机尚未成熟,不如遣使向桀入贡请罪,以待时机。”汤采纳了伊尹之谋,罢兵遣使纳贡请罪。夏桀见了贡物和请罪奏章后,和身边的宠臣们商议,这些同样收了商人厚礼的宠臣们说:“大王威震天下,谁敢反叛,商侯既然知错认罪,应该给他一个机会。”夏桀于是下令罢兵,继续饮酒作乐。
哪知一年后,也不知哪根筯犯劲的夏伯竟悍然率军向商进攻。正愁找不到造反有理借口的汤二话不说,立即率军迎战,三下五除二地就收拾了昆吾,夏都的东大门就此打开。伊尹又出主意说:“今年本应向桀入贡,我们不妨先不入贡,看看桀的反应。”汤愉快地接受了伊尹之谋。
当夏桀得知商汤不仅灭了昆吾,而且不再入贡,气得肝疼。下令再起“九夷之师”征商。上回九夷之师忙活半天没落到什么好处,而且险些与势头正盛的汤结下梁子。这回九夷之师可不想火中取栗,纷纷请假回家休息。
认为万事俱备的伊尹此时才说“可矣”,汤乃兴师。
考虑到在当时环境下,以臣伐君变数很多,为了尽快收拾夏桀,伊尹建议汤兵分两路:一路以汝鸠为帅,带领诸侯大军从正面进击,拖住夏军大部队,此路是虚招。一路由汤亲自率领商军精锐,实施战略迂回,从山西境内东进,直取夏都,这才是杀手锏。
战争的进程正如伊尹所规划的那样展开。单说老当益壮的汤,和同样有些岁数的仲虺率领由70辆战车和6000步卒组成的精锐部队在沿途诸侯的支持或默许下,潜入山西,在陑(今山西永济)升起了造反大旗,同时进行战前动员。汤发表了即兴演讲(汤誓),指出“有夏多罪,天命殛之”,鞭策商军将士奋勇作战,誓灭大夏。
夏桀惊闻后院起火,遂不顾正面进攻的商军,调集夏军主力,开出王都,急急忙忙地去寻找汤决战。结果两军首战于有娀之墟。这里曾是商族祖先契的诞生之地,是商人的圣地。商军自然不会让急行军而来的夏军讨到便宜。
商汤代人受过开启了“民主”时代
初次交锋不利的夏桀只好退至鸣条之野(今河南封丘),再与商军会战。老实说,对于决定夏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役,夏军还是投入了相当大的热情的。然而,天公不作美,当两军陷入苦战的重要关头,天降大雷雨,身经百战的商军不避雷雨,勇敢奋战,而早已没有当年勇武的夏军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最终溃败。夏桀只得带领五百残兵向东逃到了三朡国(今山东定陶)。不自量力的三朡国见夏桀兵败逃来,立即陈兵布阵死保夏桀。商军和三朡军在郕(今山东汶上)交战。结果商军打败三朡军,夺取了三朡的宝玉和财产。夏桀随后在焦门被擒获,并被汤网开一面,放逐南巢(今安徽巢湖),去为商人开发边疆效力了。在当时仍是蛮荒之地的南巢,夏桀除了感叹“后悔没有将汤在夏台杀掉,才落得如此下场”外,就是等死,夏王朝的丧钟敲响了。
汤此时也不年轻了,他要抓紧时间创立新的王朝,为子孙们留下一片锦绣河山。汤占领了夏都斟鄩,在安抚了夏的臣民后,就举行了祭天仪式,向夏人灌输商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桀,他们只要听从商的命令就可以获得赦免。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夏的亡臣遗民们只能谆谆受教,比当年汤还谦虚地表示接受商的领导。但是,当汤提出“迁夏社”的要求后,夏的臣民们集体抗议,坚决不从,最终才勉强保住了自己的文化之根。
随后,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偃师),召开了有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与会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共主之位,宣告商朝正式建立。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奴隶制王朝——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商汤代人受过开启了“民主”时代
如果说汤在没有成为共主之前曾经网开三面,背后潜藏着一丝善念,为他获取诸侯之心提供一个成功案例的话,桑林祈雨难免有撞大运的嫌疑,但是透过汤所说的古奥辞藻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代人受过实际上是将自己置于天人之际,表明只有自己才是天在人间的代言人,这才是他那番话的真谛。伴随着汤的代人受过,为民作主成为中国君臣、官民关系的主脉,中国从此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相揖别了。
参考文献
《史记·殷本纪》:“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是说兴起于尧舜禹时期的契有功于百姓,被帝舜封在商地,赐姓子。
《竹书纪年》:“王祷于桑林,雨”,是说商汤在桑林祈祷,天降甘霖。
《竹书纪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而*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故殷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中叶衰而上甲微复兴,故商人报焉”,是说商族首领亥在和有易氏交易时,做了荒唐事,有易氏首领绵臣杀掉了他。亥之子上甲微向河伯借兵讨伐有易氏,杀死了绵臣,重振了商族。后世商人都很怀念和崇敬他。
《竹书纪年》:“商自陑征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是说商军从陑地出发,战胜了昆吾,又在一个大雷雨的日子,与夏军战于鸣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