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苍梧绿园浮雕的孔子望海

2.连云港的三天两晚,读懂这座海边港城

3.郁郁苍梧海上山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这首诗有2处小瑕疵,您注意到了吗

5.去苍海湖的的作文500字

6.广西梧州市万秀区位于哪里

苍梧天气预报7天查询_苍梧天气

1.求诗句中有云字和风字的七言诗句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 志南《绝句》

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刺客列传》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1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 李商隐《无题》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

1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 严武《军城早秋》

19、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 令狐楚《少年行》

20、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 《太平洋遇雨》

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22、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明 陆娟《代父写诗送行》

2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唐 杜甫《赠花卿》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 孟郊《登科后》

2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松下问童子,言师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关于云的古诗句

关于云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王维《终南别业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李白《清平调·其一》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望纳

3.描写云的诗句

1、《襄邑道中》

宋代: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译文: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2、《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唐代: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译文:壮丽的山河,不论楚秦,处处飞白云。白云处处飞,为着长随你。长随你,你去楚山隐居。白云也跟随你渡过湘江水。湘江上,女萝做流苏,潇洒又飘逸。那里的白云真美丽,你早去早享受。

3、《虞美人·影松峦峰》

清代:侯文曜

有时云与高峰匹,不放松峦历历。

望里依岩附壁,一样黏天碧。

有时峰与晴云敌,不许露珠轻滴。

别是娇酣颜色,浓淡随伊力。

译文:一时间云彩与高峰相聚,与峰间青松不明的样子。望着依偎在另一侧岩壁的云彩,一样的与天交接。有时候山峰与天气为敌,不允许有一滴露珠,特别是像酒一样的颜色,浓淡随着山崖之力。

4、《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宋代吴文英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译文:我的梦魂总是在旧梦中寻游,梦境中我又来到当年的庭院,深深的花丛把院门遮掩住了。斜阳默默无言地渐渐向西边沉下去,归来的燕子也沉默无言,仿佛带着万般忧愁。一股幽香浮动,她那双带有香味的白皙的纤纤玉指,轻轻地拉开了小小的幕帘。

悠悠的柳絮无声坠落,那是老天爷为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滴下的行行热泪。月光被浮云轻轻地遮掩住,那是因为含羞而挡住了泪眼,料峭的春风吹拂脸面,凄凉冷清的势头简直就像秋天一样。

5、《天净沙·夏》

元代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译文:云收雨停,雨过天晴,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澜,远处高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凉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画檐。纱帐中的藤席上,有一个芳龄女孩,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静静地享受着宜人的夏日时光。

4.关于云彩的诗句

1、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唐·李商隐《咏云》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好雨不雨风不风,徒倚穹苍作岩险。——唐·齐己

4、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唐·刘禹锡《观云篇》

5、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唐·陆畅

6、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唐·李邕《咏云》

7、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唐·崔何《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

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唐·李峤《云》

1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1、日际愁阴生,天涯暮云碧。——唐·许康佐《日暮碧云合》

1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3、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唐皎然《南池杂咏五首·溪云》

14、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唐·杜牧《云》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唐·杜牧《云》

17、漠漠沈沈向夕晖,苍梧巫峡两相依。——唐·徐夤《云》

18、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唐·陈师穆《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19、山静云初吐,霏微触石新。——唐·张复

20、日西遥望自归处,尽挂九疑千万峰。——唐·吴商浩《湘云》

2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22、静即等闲藏草木,动时顷刻遍乾坤。——唐·幸夤逊《云》

23、杳霭祥云起,飘飏翠岭新。——唐·李绅《山出云》

2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5、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唐·齐己《看云》

26、会作五般色,为祥覆紫宸。——唐·李中《云》

27、阴去为膏泽,晴来媚晓空。——唐·李中《春云》

28、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唐·李世民《赋得含峰云》

29、瑞云千里映,祥辉四望新。——唐·于季子《咏云》

5.关于云的古诗四句

关于描写云的诗句大全

1、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唐·李商隐《咏云》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好雨不雨风不风,徒倚穹苍作岩险。——唐·齐己

4、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唐·刘禹锡《观云篇》

5、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唐·陆畅

6、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唐·李邕《咏云》

7、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唐·崔何《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

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唐·李峤《云》

1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1、日际愁阴生,天涯暮云碧。——唐·许康佐《日暮碧云合》

1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3、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唐皎然《南池杂咏五首·溪云》

14、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唐·杜牧《云》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唐·杜牧《云》

17、漠漠沈沈向夕晖,苍梧巫峡两相依。——唐·徐夤《云》

18、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唐·陈师穆《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19、山静云初吐,霏微触石新。——唐·张复

20、日西遥望自归处,尽挂九疑千万峰。——唐·吴商浩《湘云》

2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22、静即等闲藏草木,动时顷刻遍乾坤。——唐·幸夤逊《云》

23、杳霭祥云起,飘飏翠岭新。——唐·李绅《山出云》

2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5、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唐·齐己《看云》

26、会作五般色,为祥覆紫宸。——唐·李中《云》

27、阴去为膏泽,晴来媚晓空。——唐·李中《春云》

28、翠楼含晓雾,莲峰带晚云。——唐·李世民《赋得含峰云》

29、瑞云千里映,祥辉四望新。——唐·于季子《咏云》

30、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唐·李商隐《齐梁晴云》

31、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唐·韩琮《云》

32、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唐·李峤《云》

33、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唐·焦郁《白云向空尽》

34、春云春水两溶溶,倚郭楼台晚翠浓。——唐·韦庄《春云》

35、薄彩临溪散,轻阴带雨浓。——唐·裴澄《春云》

3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37、多谢好风吹起后,化为甘雨济田苗。——唐·李中《夏云》

38、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唐·杜甫《云》

39、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唐·于武陵《孤云》

40、虚虚复空空,瞬息天地中。——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唐·陆凭《咏浮云》

41、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唐·董思恭《咏云》

4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44、云散天边落照和,关关春树鸟声多。——唐·韦庄《云散》

45、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唐·郭震《云》

46、将比鹭鸶还恐屈,始思残雪不如多。——清风相引去更远,皎洁孤高奈尔何。——唐·贯休《孤云》

47、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8、闲云生叶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门。——赖有风帘能扫荡,满山晴日照乾坤。——唐·施肩吾《讽山云》

49、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唐·来鹄《云》

50、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怜形影似吾身。——唐·齐己《片云》

51、飘零尽日不归去,点破清光万里天。——唐·郑准《云》

52、来依银汉一千里,归傍巫山十二峰。——唐·姚合《咏云》

53、南北东西似客身,远峰高鸟自为邻。——唐·吴融《云》

54、片云朝出岫,孤色迥难亲。——唐·沈亚之《山出云》

苍梧绿园浮雕的孔子望海

1. 关于云的古文

始而一丝半缕,从容恬淡,端似闲庭信步;继之三堆几垛,涌动卷舒,浑如雪浪拍天。

其质轻,风翻柳絮;其色素,日晒银棉。奇哉,怪也!不见画师,俄时多彩多色;并无织女,刹那展缎铺纨。

千变万化,六色七颜,竟不知造化之魔术师究有几多道具,几多颜料,几多绝技,几多设计焉。诗朋西指,有朵朵白云逐团逐队,徜徉原野,曰“羊群游动,近处红云为牧女”;女伴东观,乃片片红绸成莽成林,璀璨平川,道“阆苑逢春,毗邻绿锦是花仙”。

又惊虎豹显形,熊罴露影,驱散羊群迷汗漫;白雪乱飞,玉霜纷洒,凋零阆苑隐娇嫣。风神弄腮,吹灭诸般颜色,剩灰黑驰骋天际;雷公击鼓,调集多少兵勇,布疑阵迤俪谁边?闪电之鞭打云脚,霹雳之剑断天帘。

淅淅沥沥,潺潺湲湲,满天云化作酥畦雨,飘然降落此人寰。(作者犬吠柴门)。

2. 有木有描写云的诗词

岭上云 唐白居易 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 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夏云 唐曹松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唐陈师穆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 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 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 赋得云生栋梁间 唐陈希烈 一片苍梧意,氤氲生栋梁.下帘山足暗,日添光. 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 唐崔何 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 渐向群木尽,残飞更氤氲. 云 唐崔涂 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闲共鹤忘机. 无端却向阳台畔,长送襄王暮雨归. 春云 唐邓倚 摇曳自西东,依林又逐风.势移青道里,影泛绿波中. 夕霁方明日,朝阳复蔽空.度关随去马,出塞引归鸿. 色任寒暄变,光将远近同.为霖如见用,还得助成功. 咏云 唐董思恭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 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 云 唐杜甫 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终年常起峡,每夜必通林. 收获辞霜渚,分明在夕岑.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 云 唐杜牧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云 唐杜牧 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 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

3. 描写"云"的古文名句有哪些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思子整羽翰,及时当云浮。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 古文中“云”是什么意思

云:指的 “说,讲”

古人云和俗话说意思一样。

下面是一些古人云或则俗话说的经典句子。

0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02、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0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0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0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 *** 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0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0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0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0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5. 有哪些关于 云 的诗句或成语(成语最好有解释,本人不太精通翻译古

云 字开头的成语: 云悲海思 如云似海的愁思 云布雨润 比喻教化远播 云布雨施 比喻遍布 云朝雨暮 指男女欢会之时 云愁海思 见“云悲海思” 云愁雨怨 喻指离情别愁 云窗雾阁 为云雾缭绕的窗户和居室。

借指高耸入云的楼阁。亦指建于极高处的楼阁 云窗雾槛 同“云窗雾阁” 云窗霞户 指华美的居处 云窗月户 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云窗月帐 犹言云窗月户 云次鳞集 会聚;会合 云翻雨覆 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后以“云翻雨覆”比喻人情世态反复无常 云飞泥沉 ①比喻消失。②比喻悬殊极大 云飞烟灭 比喻消逝 云飞雨散 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云过天空 比喻事情办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云合景从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

比喻随从者之多。语本汉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合雾集 比喻聚集迅速 云合响应 犹言云集响应 云鬟雾鬓 形容女子头发秀美 云集景从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语出汉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集景附 见“云集景从” 云集响应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云交雨合 指相会,重逢 云阶月地 以云为阶,以月为地。

指天上。亦指仙境 云堦月地 见“云阶月地” 云净天空 见“云过天空” 云谲波诡 谓像云气和水波那样千态万状,变化无穷 云开雾散 见“云消雾散” 云开雾释 同“云消雾散” 云龙风虎 ①语本《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后世多以云龙风虎比喻君臣。②喻指英雄豪杰。

③古代兵阵名 云罗天网 犹言天罗地网 云梦闲情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於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

王因幸之。’”后以“云梦闲情”指男女欢会之事 云迷雾锁 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云迷雾罩 见“云迷雾锁” 云泥异路 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

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云泥之别 相差像天空的云和地下的泥。比喻高低差别悬殊 云泥之差 见“云泥之别” 云期雨信 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云期雨约 见“云期雨信” 云起龙襄 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云起龙骧 见“云起龙襄” 云起雪飞 如云兴起,如雪飘飞。

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云情雨意 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云趋鹜赴 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云扰幅裂 比喻社会,四分五裂 云容月貌 比喻淡雅、飘逸的容貌 云收雨散 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 云舒霞卷 形容姿态万千,色彩斑斓 云舒霞卷 见“云舒霞卷” 云树遥隔 谓两地相隔遥远 云树之思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后用“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云天雾地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云屯飙散 聚集如云,分散如风。形容来往迅疾 云屯鸟散 如云聚集,如鸟飞散。

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云屯森立 众多而整肃貌 云屯雾集 犹言云合雾集 云屯雾散 同“云屯鸟散” 云屯席卷 如云气骤然聚集,如席子迅速卷起。形容来去迅捷,气势雄伟 云屯席卷 见“云屯席卷” 云屯星聚 同“云屯雨集” 云屯蚁聚 形容众多的人物聚集在一起 云屯雨集 形容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云消雾散 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

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云心鹤眼 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云性 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云兴霞蔚 云气升起,彩霞聚集。喻景物绚丽多彩 云行雨施 喻广施恩泽 云烟过眼 见“云烟过眼” 云烟过眼 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云烟过眼 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云涌飙发 云阵奔涌,狂风发作。

形容文章气势磅礴 云涌风飞 见“云涌飙发” 云尤雨殢 形容男女间情意缠绵 云蒸龙变 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云蒸雾集 如云雾之蒸腾会集。

形容众多 云蒸霞蔚 ①比喻绚丽多彩。②形容事物蓬勃兴起,蔚为大观 云中白鹤 比喻品格高洁、志向高远的人 云中仙鹤 同“云中白鹤” 描写云的诗有: 岭上云 唐白居易 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

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夏云 唐曹松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唐陈师穆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

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

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

赋得云生栋梁间 唐陈希烈 一片苍梧意,氤氲生栋梁。下帘山足暗,日添光。

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 唐崔何 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

渐向群木尽,残飞更氤氲。 云 唐崔涂 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闲共鹤忘机。

无端却向阳台畔,长送襄王暮雨归。 春云 唐邓倚 摇曳自西东,依林又逐风。

势移青道里,影泛绿波中。 夕霁方明日,朝阳复蔽空。

度关随去马,出塞引归鸿。 色任寒暄变,光将远近同。

为霖如见用,还得助成功。 咏云 唐董思恭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

带月绮罗映,从。

连云港的三天两晚,读懂这座海边港城

两千四百多年前,孔夫子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周游列国,讲学传道。孔子听说郯子的祖先少昊故国,就在东夷海外郁洲,非常向往。师徒数人坐着车子,这一天来到海州地面。时近晌午,天气燥热,忽听得“轰隆……哗啦!”“轰隆……哗啦!”的响声,孔夫子打了个愣儿,忙叫子路停车。子路问道:“老师,有什么吩咐?”孔夫子说:“你听呵!山那边轰隆哗啦,又打雷,又下雨,你怎么还一个劲地往山前赶车呢?快点儿找个地方落脚,免得挨雨淋哪!”子路听了孔夫子的话,赶紧勒住缰绳,停下马车。这时候,子贡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对孔夫子说:“老师,山那边并没有下雨呀!”孔夫子说:“没下雨怎么会有雷雨之声?”子贡道:“老师有所不知。过去,我曾到此地做过珠宝买卖,对这块儿的地理情形知道一些。你看,前面那座不高不矮的小山叫朐阳山,山那边是大海……”

孔夫子生活在山东曲阜,游历过的几个国家也都在山野平原,他一直没有见过什么大海。眼下子贡提到“大海”二字,孔夫子觉得新鲜,问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呢?”子贡说:“大海呀,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那轰隆哗啦的声音,本是惊涛拍岸,而不是……”说到这儿,子贡见孔夫子脸色有点儿发红,急忙把话头一转,说:“老师,咱们到山上逛逛,一来观赏大海,二来避暑乘凉,不亦乐乎?”孔夫子高兴地连连点头说:“好好,上去看看!”当即吩咐子路,把马车赶到朐阳山下。师徒们下了马车,子贡在前,孔夫子随后,子路、颜渊等几个门生也都跟着登山。孔夫子鼓起劲头攀到山顶,向东一看,哟!只见天连水,水连天,波浪滔滔望不到边,好大的海,好多的水呀!孔夫子连连感叹,说“海矣,海矣!我一辈子奔波,要‘克己复礼’。如果再没有人用我的主张,子贡啊,我们就乘木排到海外去吧!”“海矣”这话,传得久了,成了海州地方的一条歇后语:“孔夫子观潮——海了。”海了,变为没用,不成了的意思。

孔夫子爬山爬累了,觉得喉咙发干,嗓门冒火,心里渴得难受,于是吩咐颜渊道:“你到山下去舀点儿海水来解解渴。”“是。”颜渊解下随身携带的饮瓢,抬腿刚要下山,忽听背后有人放声大笑:“哈哈哈哈……!”颜渊愣住了,孔夫子更觉奇怪。转脸一看,嘿!只见一个老渔民,左手提着鱼网,右手拿着鱼叉,肩后背着鱼篓,腰间系着葫芦,面孔黝黑,身材魁伟,精神抖擞,冲着孔夫子和颜渊直笑。孔夫子问道:“老兄弟,你笑什么呀?”老渔民说:“你们几位是外乡人吧?要知海中事,须问打渔人,可不能冒失呀!那海水,又咸,又腥,又涩,又苦,不能喝,一喝就会闹肚子!”说罢,打腰间解下盛水的葫芦,说里面是玉带河的淡水,递给孔夫子解渴。孔夫子又惭愧,又感激,捧起小葫芦喝了几口,感到心里凉爽痛快,正要向老渔民道谢,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陡地扑了过来。子路大声叫喊:“糟了糟了,到哪儿躲雨呵!“老渔民说:”莫慌,跟我来!“说着,把孔夫子和他的门生领进一个山洞。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民藏鱼落脚的地方。孔夫子觉得洞里有点儿闷热,便走到洞口,观赏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诗兴,不由地吟诵起来: “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批沙滩——万点坑。” 老渔民听了这两句诗,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孔夫子问:“怎么不对呢?”老渔民说:“‘千层浪’,‘万点坑’,皆不妥当。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孔夫子以为老渔民是在故意抬杠,心里很不高兴,把问道:“既然不妥当,怎么才合适呢?”老渔民不慌不忙说:“我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改?”孔夫子没想到渔民也懂诗理,有心听听高见,急忙问道:“老兄弟,你看怎么改呢?”老渔民说:“最好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对不?” 孔夫子一听,心服口服,真想称赞几句,不料子路在一旁来了火,冲着老渔民说:“哎哎,圣人做诗,怎能乱改?你懂个什么!”这话太呛人了!老渔民厉声问道:“谁是圣人?”子路指着孔夫子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就是孔夫子圣人!”孔夫子喝道:“子路!不可傲慢!休得无礼!”老渔民拍着子路的肩膀,齐头并进:“小伙子!对圣人,吾敬佩,可你也不能拿‘圣人’吓唬人呀!圣人有圣人的见识,可也不见得样样皆比别人高明。比方说,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一句话,把子路问了个倒憋气。他想说会,可自己确实没有打过鱼;说不会,又怕丢了面子。想了想,便把胸脯一挺,说:“打鱼谁不会,拿根鱼棍,往水里地打就是了!”“哈哈哈哈……!”老渔民笑得前仰后合,说了声:“请看!”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鱼网挥舞鱼叉,表演起打鱼的招数来。

孔夫子看着老渔民熟练的打鱼动作,想着老渔民谈海水、改诗句、议“圣人”、责子路的情形,猛然间发觉自己的言论出了个大岔子,于是把门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道:“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罢,顺口吟出小诗一首: “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 只因这么个传说,加上早先人们尊孔崇圣,所以后来朐阳山就改叫孔望山了。

郁郁苍梧海上山

四月的春天,已经略微沾染上夏日的气息。天气回暖之后,对大海的渴望又热烈起来。

时光那么匆忙,但总要去趟连云港吧,去吹吹西大堤的晚风,去看看花果山的热闹,去感受苏马湾和大沙地的温柔。天空是你的,阳光是你的,大海是你的,好心情是自己给的。

四月的旅行开篇,一定要足够耀眼,足够美好。定下去江苏连云港的车票之后,收拾行装也变得轻快起来。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齐天大圣,不曾离开。小时候对暑的记忆,就是电视上开始一遍遍循环播放的《西游记》,长大后不再爱看电视,但是**《大圣归来》又燃起了对美猴王的热爱和。连云港的花果山景区,作为美猴王的诞生地,成为了旅行的第一站。西游梦来到了这里,才算得上圆满。

到达景区,就会看见一个气派的大门,上面刻着“花果山”三个大字,还有美猴王的雕塑。周围峰峦叠翠,风景秀丽,很容易就让人心境平和下来。可以选择坐景区的观光车上山,时间充足的话也可以自己步行。山上有很多可爱的猴子,一点也不怕人,估计被游客们投喂惯了,蹲在栏杆上要吃的,不过投喂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被抓伤了就不好处理了。

玉女峰是花果山的最高峰,也是江苏省的最高点,站在山顶,所有风景都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水帘洞真的是很让人很惊艳。

沿着隧道进去,两旁的灯光绚烂,就好像这个洞真的是神仙府邸似的。

隐秘在山林之中的三元宫,雕梁画栋,十分震撼,里面供奉着佛道两教,属实不多见,门口的两株银杏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 历史 。

作为连云港市的前身,海州古城已经有两千多年的 历史 。

置身其中,好似穿越到千年前的古城,马路两旁都是仿明清的建筑。

秦始皇五次东巡,三次途径海州,西游文化就是从这里发源,并走向世界。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千年前李白登上海上云台山,曾著诗感叹。小溪潺潺,瀑布声声,竹林沙沙,云台山的风景,真的是人间绝色。

登上一览山海,港口船来船往,一片繁忙胜景。

山顶还有一座可以摇摆的凌空踏浪铁索桥,摇摇晃晃的在桥上行走,还是挺考验人的胆量的。古寺晨钟起,朝来次第鸣。

法起寺的钟声绵延,佛音不绝,两千年的古刹在云台山上找到归宿,享受着众多信徒的虔诚膜拜。

大海总会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让人不自觉的亲近,心生欢喜。

高公岛作为连云港众多分布的众多小岛之一,背靠青山,面朝大海,是东部最佳的观景圣地,风景绝美。

伴着夕阳落下的余晖,行走在沿海修建的木栈道上,吹着海风,哼着歌,阳光给海洋镀上金边,映照得人也特别温柔,拍照即是大片。

盐河巷,被人们戏称为“苏北的夫子庙”。一场旅行,如果少了 美食 ,总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色彩,不够完美。迈进盐河巷的门牌,就闻到了阵阵的 美食 香气,各种小摊上的 美食 显得格外诱人,晚上过来在这边解决晚餐真的是明智之举。

一排排海鲜大排档,海胆、生蚝、皮皮虾就地取材,新鲜劲儿就别提了,点上一些,再配上小啤酒,完美的夜生活莫过于此。

巷子里的小吃琳琅满目,胃口有限,选择了些特色 美食 尝尝鲜。江苏特色的赣榆煎饼,有嚼劲的面皮里面包裹着各种蔬菜或者肉类,蘸上特色酱汁,一口下去就是满足。

外地人表示第一次听说豆丹这个东西,其实是飞蛾的幼虫,强迫自己尝鲜吃下去没想到味道还挺好,并且这是高蛋白的 养生 食材。还有正宗的灌南凉粉,滑嫩爽口,配上佐料很入味,也是好光着脚丫,踩在金色的柔软的沙滩上,缓缓吹动的海风拂面,这是在别处体会不到的自在。

连岛作为江苏省最大的海岛,风景区由两部分组成,大沙湾浴场和苏马湾生态公园,把这里作为连云港之行的最好一站,不可谓不惊喜。

沙滩上游人如织,不管是静静的坐着,还是在沙地里寻觅宝藏,都会体验到无比的快乐和自在。青山、碧海、茂林、奇石,景色真的很棒。

苏马湾三面环山,一面环海,游客相比大沙湾浴场来说会少很多,可以从大沙湾坐观光车过去。

树林郁郁葱葱,还有骄傲优雅的孔雀在丛林中漫步,金色的沙滩,碧蓝的海水,穿上小清新的衣服坐在礁石或者沙滩上拍照,满满的文艺风。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看海看久了想见人,见人见多了想看海”。出世和入世之间,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平衡,这个平衡与我而言,就是通过旅行来得到放松。

海与浪,温与柔,爱不不爱皆自由。连云港是一座复杂且迷人的城市,拥有无边的海和青色的山,拥有得天独厚的 历史 文化底蕴和令人魂牵梦萦的 美食 ,三天两晚,揣着一口袋的开心,满载而归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这首诗有2处小瑕疵,您注意到了吗

在连云港的宿城有座云台山,早在两千年前,便被称作海上仙山。读苏轼的《海上书怀》“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让我一度对这座仙山神往不已。诗中的海上山就是现在的云台山,云台山古称郁州山,唐宋时称苍梧山。据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指的也是这里,仙山之誉由来已久。终于找了个合适的时机,与朋友一起来仙山探秘。

来到海上云台山已是过午,我们选择了从万寿谷乘车登山,万寿谷是一条长约2公里的深山峡谷,因峡谷南有万寿山而得名,谷内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很原生态的感觉,沿途会看到不少寿字石刻,青山、幽谷、奇石、树林、石桥、水潭,都只能坐在车里匆匆一瞥了,开始还想着下山的时候慢悠悠地逛一遍,后来因为时间的关系直接回了停车场,选择乘车享受便捷的同时,总是会错过一些美景的。

云台山海拔只有605米,但是盘山公路却是曲折陡峭的,山路拐了不止十八道弯,车行道的一侧,有步行木栈道。车驶出万寿谷景区,山势变得越来越开阔,车是绕着山一路向顶盘旋的,初冬的季节,天空格外明朗开阔,一侧是山一侧是空,也没有枝枝丫丫的遮拦,抬头望去除了蓝天还是蓝天,感觉这车是要开到天上去的,车是绕着山一点点在升高的,每绕一圈都感觉就要到达天门了,清新的空气伴着空凉的山风,真有一种升入仙境的感觉。就这样一路欣喜地到达景区。郁郁苍梧海上山,苏轼的诗就刻在景区入口处。

进入景区迎面是一棵古树,昂首云天,树上爬满了老藤,树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与沧桑,顶端尚未落尽的树叶,彰显着老树鲜活的生命,几乎在每个景区里,老树都会被当做神奇的许愿树,这里也不例外,树上拴满了祈愿的红布条。

沿着游览标识向一线天走去,从水泥路到石板道再到木栈道,初冬时节虽然有点瑟索,路面与天空却是格外纯净,沿途会遇到不少的草棚和石凳,草棚虽然看上去有些简陋,却给人一种原始质朴的感觉,仿佛走进海边的一个童话村落里。

来到一线天,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大岩石被斧头劈开似的,身材高大的要侧着身子或低着头进入。别看这只是一道窄窄的缝隙,走进去可是别有洞天哦。从狭窄的缝隙穿过去,好似一个大大的半包围的露天石洞,天空豁然开朗,海风迎面吹来,说不出的清爽。穿过石缝转身的瞬间,就看见岩石背面的石刻,“踏浪云中寻大海,碧空万里好扬帆”,此情此景最贴切不过了。

过了一线天,正对的就是海拔518米的迎曙峰了,面朝大海,视野开阔,是登山观日出的绝佳之处,站在这里可以迎接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站在峰顶,正对东方,城市、港口、码头一览无余,只是由于季节和天气的缘故,海面上雾蒙蒙的,天际线不是很清晰,码头上的集装箱排列得整整齐齐,海中的连岛若隐若现,岛峰浮雾海,帆影接云天,如果的话还会看到海市蜃楼的奇特景观呢。

迎曙峰上不止是观海观港,侧身向西北,远远地望见云台神鹰盘踞在悬空栈道的一端,神鹰傲视的山峰,便是我们要去的云台山景区的精华所在———峰。

海上云台山景区不大,面积40.78平方公里,景点比较集中,石板路与木栈道把各个景点连接起来,木质围栏的悬空观景台就是海天一览了。海天一览观景台,建于山崖顶上,依山面海,凌空壮观,与悬空栈道、悬索桥、云中漫步廊桥相连,直通二桅尖山峰。观景台是沿着山体悬空出去的,感觉离海更近了,观景台上有投放硬币的望远镜,极目海州湾,一览港岛城,山海奇观尽收眼底,不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从海天一览前行,在踏上凌空踏浪悬空桥之前,遇到一汪清泉,这就是将军泉,泉水不大却清澈见底,是抗战时期万毅将军在此指挥连云港保卫战时命人开凿的,我想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部队用水问题开凿的吧?将军泉位置可谓是极佳,向前一步凌空踏浪,回转身去海天一览。连云港保卫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将军泉亦被当地人称作万泉(全)水。

通往峰的这座桥就是云中漫步桥,只可惜我们来的时候是下午,虽然海上还是雾蒙蒙的,但是山谷的云雾已经散去,那种云雾满山飘人在云中游的感觉体验不到了,那就在桥上留个影吧,背后是神鹰守护,前边是灵芝献瑞,也沾点仙气儿。

漫步桥的一端就是云台神鹰了,隔鹰游海峡与连岛相对峙,这里山势雄峻,海波与山色交相互映。这个神鹰从另一个角度看上去有点像山顶洞人呢。

远远看上去神鹰似乎不大,走近了才发现这是一只巨鹰呢,有好几人高,神鹰岩下拍张照,这可是曾经守护过灵芝的神鹰哦,得神鹰护佑平平安安!

云海神鹰对面的铁血峰台,就是连云港保卫战的旧址,1938 年万毅将军率667团在此与日寇展开激烈的战斗,阻止日寇从海上侵入连云港,拒敌于海上,在长达289天的时间里,日军始终“没有越雷池半步”,对徐州会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此“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的歇后语在当地流传下来。前面的将军泉就是当时开凿的,如今泉水依然清澈不竭。所以海上云台山不仅仅是一座仙山,还是一座英雄的山。曾经炮火连天的战场,如今成了美丽的景区,不能忘记,这锦绣山河是多少人浴血守护的成果!抚今更思昔,焉得不开颜!

膜拜过神鹰沿着木栈道前行,的风似乎更大了,风从海上来有点寒凉,却阻挡不住游人的兴致,一路上行人不断,踩在木栈道上,脚底下传来空旷的声音,一路走向观岛台。越往里的观景台感觉离海越近。

二桅尖峰顶独一无二的观城台,高耸林立的楼群,烟波浩渺的大海,整装待发的船只,排列整齐的集装箱,若隐若现的海岛,纵横交错的马路,将“山、海、港、岛、城”五景一览无余。

木栈道与石板路将峰环绕一圈,我们是从木栈道那边逆时针走的,从观岛台到观城台,这是观城台右侧的石板路,沿这里走下去,就绕着峰转了一圈回到神鹰岩了。同行的朋友在观岛台等我呢,于是在观城台上环视一圈就返回了观岛台,经过桅尖峰台上了桅尖口,桅尖峰台就是当年抗击日寇的地方,是用石板堆叠起来的,看着应该是炮火掩体,没有拍照。

云台山海上仙山的称呼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这里就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我都不敢欢呼跳跃,仿佛一伸手就能够到天,一踮脚就能飞到天上去。突然记起苏轼的诗“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背诵了几十年的诗,在这仙山上,第一次有了如此精妙的感觉!

到达顶峰桅尖口,云台山四面环海,就像海上一艘劈波斩浪的巨舟,高耸入云的山峰恰似高高的桅杆直刺蓝天,“桅尖”之名即由此而来。共有三座山峰分别叫大桅尖、二桅尖、三桅尖,我们来的是二桅尖,桅尖诗碑刻的是清朝唐昆基的诗,“仙人船入古云台,百尺桅尖海上来。”后边的不太好辨认,拍张照片回去仔细辨认。

登上仙山坐云台,嘘!此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海上云台上不仅是一座仙山,还是一个佛国,云台山半山腰里,有一座气势辉煌的寺庙———法起寺。自古就荣列为“海内四大名灵”之一的法起寺,背靠青山,面向大海,是“佛从海上来,法起第一寺”的有力佐证,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佛教传入。在山下公路上看,一排红色的庙宇从山上斜挂下来,来到跟前,仍然被其恢弘气势所震撼!进寺庙前悄悄地解下了我五彩斑斓的丝巾。

关于云台山的故事和风景实在是太多了,因为时间的关系,从法起寺出来我们就下山了,悟道庵与陶渊明文化园没有去,上山途中山路转弯处看到陶渊明文化园,大大的牌坊伫立在路的高处,背后是山谷,若隐若现的云雾从谷底漫上来,轻轻地游动在周围,牌坊的立柱直冲蓝天,那个时候和那个位置的阳光不是很耀眼,牌坊被一层光晕半笼罩着,转弯处的匆匆一眼让我真有一种进入仙境的感觉,错过了悟道庵里修行的尼姑,错过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真的是遗憾!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似乎说的就是这座海上云台山,这里自古就是传说中的仙境。我们从小读的神话故事中,似乎一切神话故事的起源都是从东海仙山仙境开始的,从听老人讲的徐福率童男童女东渡,幼时读了无数遍的《西游记》和《镜花缘》就是以东海的花果山和云台山为背景的,独具特色的山海奇观、清幽秀丽的自然景观、在人稀罕至的古代,再加上当时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海市辰楼,这里面没准真的住着神仙呢。当大部分的景点成为喧闹的商业之地时,在东海一隅大秦古岛上,还有这么一个仙气十足的地方,实属不易!仙山佛国,海上云台山!(一路上,眼观不过的景,那种仙气也不是手机能拍下来的,按捺不住的欣喜,只随便拍了几张照片了事,不想让无谓的事打扰了心入仙境的思绪)

去苍海湖的的作文500字

有人问:《山居秋暝》从内容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为什么受到王阮亭的批评?

前言

王维是盛唐时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这首《山居秋暝》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苏轼曾经盛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是王阮亭为什么提出了批评呢?首先我们先欣赏一下这首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

?一、 形式上 是标准五律

喜欢格律诗的朋友知道,五言律诗要注意平仄、押韵、对仗、和黏连四个要素。如果有一处瑕疵,就不能说是标准的五言律。

虽然在唐高宗时期,格律诗就成了进士科举的必考项目。但是在盛唐仍然有不少出律的格律诗,例如崔颢的《黄鹤楼》上半首是古体诗,李白的《夜泊牛渚感怀》通篇不对仗,而《登金陵凤凰台》又失黏。

而王维的这首《山居秋暝》没有一点瑕疵,连拗句都没有使用。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2、4、6、8押尤韵。中间二联对仗也非常工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另外比较难得的是,王维也非常注意中间二联的句法结构的变化:颔联是221,颈联是212 。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避免的是,前四句的前两个字,都是结构相同的名词:空山、天气、明月、清泉。这种形式被称为四平头。

相连的四句,如果前两个字结构、词类都相同,被称为四平头。例如苏门学士陈师道《和元夜》前六句都犯此病:

笳鼓喧灯市,车舆避火城。彭黄争地胜,汴泗迫人清。梅柳春犹浅,关山月自明。赋诗随落笔,端复可怜生。

前六句的前两个字是:笳鼓、车舆、彭黄、汴泗、梅柳、关山都是名词,因此纪晓岚评价说:

“前六句皆双字平调,殊为碍格。”

不过,四平头不算巨病,在唐诗中其实挺常见。但是诗歌短小, 讲究腾挪变化,因此在诗创作时还是注意一下好。

二、从内容上看《山居秋暝》

从内容上看,《山居秋暝》是标准的山水田园诗。有视觉、有听觉、有联想、有抒情。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就破题,空山新雨后,写出了山居;天气晚来秋,点明了秋暝。

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出句接着写了秋暝: 明月松间照。对句:清泉石上流,照应首句的山和雨。而且这两句还写出了“空“字。

颔联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画,写的是视觉。

3、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从“空”到有,从静转动。可见王维的山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地。

颈联有听觉”竹喧、莲动“,归浣女和下渔舟,是视觉?听觉?还是诗人的一种猜测?任由读者去联想。

山中已晚,浣女归来可解。不知道晚上谁下渔舟,渔翁要趁着夜色好去夜钓吗?还是诗人和好友去泛舟呢?王维诗中呈现了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反用淮南小山在《楚辞》中的典故: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你说不可留,但是我这里有如此绝佳美景,当然是可以留下的。王孙是我,也可以是所有热爱生活的人。

三、章法与内容

这首诗前六句都是写景,最后两句抒情,表达了厌倦官场、归隐山林的愿望。清代的黄生《唐诗矩》评价这种章法为:

尾联见意格。

这种前六句写景或者叙事,尾联抒情见意的诗中,李商隐的《泪》很有代表性: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永巷,《史记·吕后本纪》:"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湘江竹痕, 《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岘首碑,《晋书》:“羊祜卒,百姓于岘山建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人去紫台,说的是王昭君故事;楚帐夜闻歌,项羽的故事。

前面六句全部都是关于泪水的典故。这首诗,七八句是一个十字句,第八句反转。也是“尾联见意格。”

喜欢作诗的朋友可以体会一下,这两首诗的章法。

不过,对于王维的这首诗,清朝诗人王阮亭《唐贤三昧集笺注》中提出了一点异议:

写景太多,非其至者。

王阮亭原名王士禛、王士祯,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他认为王维这首诗中,写景有点多了,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另一位清朝著名学者沈德潜也认为:

中二联不宜纯乎写景。《说诗晬语》

一般来说,五律或者七律的中间二联,往往情景各一。如果专门写景、或者专门抒情,给人的感觉是缺乏变化。例如杜甫《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颔联写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颈联景中含情: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结束语

王维《山居秋暝》最让人欣赏之处,是他在写景方面独到的功力,因此苏轼评价到:

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五七律是唐朝开始规范并走向顶峰的两种诗体,后人学律,往往与学杜甫为正途。不过越往后,诗人们就越发讲究,反而在唐诗中也能挑出一些“诗病”来。当然,即使李白杜甫的诗,也不会每一首都是无瑕疵的精品。

对于渔洋山人们指出的“中二联不宜纯乎写景”,以及前四句的四平头,您是怎么看的,平时作诗的时候注意过吗?

至于诗中所表达的归隐山林、不欲仕宦之意,则是古人的陈词滥调了。

@老街味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这两句诗不简单 作者原来是宋朝的诗僧

孔子到底是骂宰予昼寝,还是骂宰予画寝?

广西梧州市万秀区位于哪里

今天是星期六,听人说正在建设之中的“梧州苍海湖公园”是目前中国第二大人工湖,广西第一大人工湖,

所以在今天早上的9点多我和朋友一起乘坐49路公交车从梧州市区来到苍梧区(苍梧县)的“苍梧大道”站下车,在“苍梧大道”站走过对面的马路然后一直顺着河边走就是“梧州苍海湖公园”咯。当然“梧州苍海湖公园”还是正在建设之中的,今天的天气不太好比较阴沉所以拍出来的照片就会不太好看!

苍海湖是梧州市一座市政景观湖,还是一座生态湖和防洪调蓄水库,能够满足防洪排涝的需要,同时,对该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特别是对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等水环境的保护。苍海公园被定位为服务于市民的公园,让市民有更多亲水、亲绿、亲自然的机会。

梧州苍海项目正按照形成一个约6000亩的自然生态调蓄湖(8000亩湖面),湖岸规划布局,紧密结合梧州历史文化,分为“门户苍海”、“宜居苍海”、“标志苍海”和“宁静苍海”四大区域。分三期投入建设,建设期6年,建成后形成贯通全城的环城水系,良好的山水城格局和城市新的南北发展主轴。 “苍海项目”作为当前梧州核心项目,按照打造AAAAA景区的标准,突出梧州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特色,建成国内知名的旅游胜地,成为粤、港、澳的后花园,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

属于:广西梧州市万秀区

梧州中山纪念堂

梧州龙母庙

梧州中山公园

梧州龙母庙

梧州骑楼城

万秀区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

万秀区位于梧州市区东部,东邻广东省封开县、北接蝶山区夏郢镇和苍梧县六堡、梨埠镇,西、南临桂江、西江,与蝶山区隔江相望。西距自治区首府南宁400公里;东近香港、澳门436公里和384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10°18’-111°40’,北纬22°37’-24°18’,总面积406.92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万秀区域即为梧州城廓,是历代郡、州、府、道、县治所在地。清光绪二十三年(18年),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后,万秀区域成为云、贵、川、湘、桂与粤、港、澳等地“士商萃集之地”、“百货出入之枢”的咽喉要道、水上门户和商业中心。孙中山率师北伐时曾3次驻节该地。1925年,中国***在该区先后建立梧州支部、梧州地委、广西地委、广西临时省委等,领导广西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周恩来曾亲临城区指导革命工作。解放后,梧州市委、市人民、市人大、市政协、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武装部等机关、部队长期驻在辖区内。

经济发展

该区是梧州市内外贸易主要集中区域,各种门类的商店遍布大街小巷,饮食、服务业兴旺发达,酒楼宾馆众多,不少菜肴享誉国内外。文物胜迹有广西地委和特委旧址、中山纪念堂、桂江春泛、白云山、龙母庙等。50多年来,万秀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万秀区人民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生活实现小康的总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1年,工业总产值3.3亿元,是1959年89万元的370.78倍;财政收入6905万元,是区设立财政体制当年(1988年)716.7万元的9.63倍。2002年,万秀区工业生产总值3.6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5亿元,工业增加值0.77亿元),财政收入6082万元.

建置沿革

万秀区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即为梧州城廓,是历代郡、州、府、道、县治所在地。1950年6月,市人民在该区设立城东、城南、城北和城中4个镇。1951年11月,设立河道办事处。1953年5月,撤镇设立第一、第二区和水上区人民。1955年8月,撤销城区,改设城中、城北、和平、大河、抚河(桂江)、下关、红楼、石鼓、南堤9个办事处。1958年9月,撤销办事处,建立城南、城北和水上3个区公所。1960年4月,又分别改称为白云、万寿和鸳江3个人民公社。1961年10月,万寿人民公社分为万寿、百花2个人民公社。11月,成立万寿、百花区公所,实行政社合一。同月,白云人民公社分为白云、石鼓2个人民公社。12月,成立白云、石鼓区公所、1962年8月,万寿、百花合并为万寿人民公社(区)。白云、石鼓合并为白云人民公社(区)。1968年9月,撤销区公所,改万寿人民公社为红星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白云人民公社为东方红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鸳江人民公社为东风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年2月,撤销红星、东方红和东风3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万秀、白云和鸳江3个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8月,撤销革委会,成立万秀、白云、鸳江3个区人民。年9月,撤销鸳江区,并入白云区。1990年8月,撤销白云区,并入万秀区。至此,万秀区管辖范围包括桂江东面、西江北面的全部城区。1992年,万秀区划分为城北、城中、城东、城南街道办事处4个,辖居民委员会61个.2002年8月26日,实行城区社区管理体制,成立中山、大东、云盖、石鼓、贺院、云龙、塘源、五坊、南中、阜民、冰泉、平东、平西、民主、四坊、东正、北山、桂北、百花、钱鉴、白云、华机、桂江等23个社区居委会,撤销原61个街道居委会.同年,全区人口1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76‰.当地人主要操粤语方言。2003年2月(院批复时间为1月),调整梧州市市辖区划,万秀区增辖苍梧县旺甫镇和郊区城东镇2镇,划出塘源社区归蝶山区管辖。全区总面积406.92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02平方公里。辖镇2个,街道办事处4个,村民委员会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2个,全区总户数46134户,总人口15.42万人。

自然环境

万秀区地处北回归线上,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而多雨,冬短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0℃。年平均日照时数1823.5小时。灾害性天气主要是雷雨大风,多出现在4-9月。万秀区坐落在桂、浔、西三江河岸,背山临水。城区建筑分布在河漫滩、河漫滩阶地、超河漫滩一级阶地、超河漫滩二级阶地和丘陵地上。城区大部分房屋建筑在河漫滩阶地上,城区工业区处超河漫滩一级阶地。

万秀区东北部的白云山,是市区内最高峰,海拔367米。流经城区的河流有桂江、浔江与西江。桂江北自苍梧县入境,流经城区境域18公里,在三角嘴与浔江汇合而称西江,流经城区境域13公里,东流入广东封开县。主汛期在每年的6-8月.据载最高水位为27.07米(1915年7月10日),最低水位1.90米(1902年4月1日).汛期最早是1906年4月23日,洪峰21.64米,最迟为1907年10月10日,水位16.01米.

工业发展

万秀区工业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盛产陶瓷.宋元两代,出现个体缝纫店和铸铁、铸铜手工业作坊,今钱鉴便是北宋时期梧州元丰(1071-1085年)铸钱作坊之地。明清期间,纺织、印染、鞋帽、皮革及皮革制品等行业已十分流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辖区桂江东岸开设有福安、天和等造船、修船企业。其时,城区蛇酒、酱油、腊味、冰泉豆浆、霉豆腐渣等特色食品颇具风味。民国4年(1915年),商人余瑞初等成立电力公司,设厂于桂林路龙母庙左侧山拗处。

解放后,50年代初,万秀区工业主要是街道工业,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组织街道失业人员成立生产加工组,开展生产自救,生产一些日用品及一些小型的农具。1953年后,街道工业经过工商改造和走合作化的变革,逐步实现了由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社会化生产的转变。1958年,在开展全民办工业的群众运动中,自筹资金7000元办起街道工业厂15家,有职工541人,坚持“六主”(以本身积累为主、以现有条件为主、以综合利用为主、以现有技术为主、以自制设备为主、以小型为主)“四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为农业服务、为人民生活需要服务、为外贸出口服务)方针发展生产。1959年,工业总产值89万元,到1965年,城区有工厂企业36家,职工1790人。工业总产值711万元。包括金属品制造、建材、纺织、缝纫、木材、文教用品、化学、玻璃、食品等工业9大类600多种产品。

10年8月,城区有30家工厂划给市管理,只剩下街道自办生产组,当年工业总产值135万元,不及1969年的1/6。11年以后,城区重新开办工厂企业,街道工业逐步恢复生机。16年,城区工业生产总值808万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区经济工作发展迅速.1992年,工业总产值l.002亿元,名列广西各城区第二名。1993年,工业总产值2.004亿元,财政收入3320万元,区属企业实现税利1513万元.城区工业总产值净增1亿元,占全市当年净增的10%。至2001年,城区工业发展初具规模,有工业企业98家(其中规模以上6家,规模以下92家),工业总产值(不变价)3.36亿元,比18年增加35.90倍。门类有机械、电器、食品、铸造、化工、印刷等。开发有五里冲工业区、钱鉴工业小区、旺步工业区、鲤鱼冲工业区和东出口工业走廊。主要产品有汽车发电机、食品、保健品、厨具、锅炉、保险柜、弹簧、复合肥、家具、减肥皂、洗发露等多种系列产品。2002年,工业生产总值3.64亿元。

辖区内坐落的重点企业:造船企业有广西桂江造船厂和梧州华南船舶机械厂,食品企业有全国第一家梧州蛋白肠衣厂和全国最大的豆浆晶生产企业梧州市冰泉食品工业公司,建材业有梧州市五一塑料厂等大中型企业。

对外贸易

三国时期,辖区内便有对外贸易,主要进出口商品是金银翡翠、奇物异果。唐宋以后,陶瓷、食盐、谷米、布匹、生丝和茶叶为主要出口商品。清光绪二十三年(18年),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后,辖区域成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商品贸易集散地。其时,出口大宗商品主要有谷米、柴炭、桐油、生丝、中药材、牲口等农副土特产品;进口商品主要有棉纱、布匹、五金机电产品。火柴、西药、煤油和染料等。自清光绪三十年至民国17年(1905-1928年),梧州海关最低年收入白银32万两,最高74万两.其出口总值占广西的80%。广西财政收入70%以上来自梧州。随后,受日本军队入侵和国民党发动内战影响,城区贸易市场一度窒息,至1949年,出口商行仅剩百余家。

解放后,城区境内对外贸易日益兴旺,先后成立11家专业进出口公司和2家对外运输公司,经营进出口的主要商品有400多个品种,2000多个商品,与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从1950-2001年的52年间,出口总值占同期广西出口创汇总额近1/4。.

城区经营对外贸易始于1993年,当年利用外资38.75万美元.1995年,出口贸易额660.23万美元。对外贸易方式由过去传统的自营出口,逐步发展到兼有自营、联营、代理出口、补偿贸易、来料加工、租赁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等多种形式。主要出口商品有食品、中成药、有色金属、宝石、玩具、服装、工艺、家具、松香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区推出发展经济各项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税收、房地产开发、内外商投资、对外贸易加工和投资保护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1993年以来,国内外投资者来城区投资开办企业1000多家,其中成功引进了国际知名品牌跨国企业、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麦当劳餐厅梧州第一分店”和宝怡化建、环球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至2001年,城区个体企业有4172户,从业人员5230人;私营企业200多户,从业人员400多人。1993-2001年,累计出口贸易总额3140.54万美元,累计引进外资2632.75万美元。城区被市人民授予2000、2001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城区新办各种企业107家,外贸出口总额15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95万美元。

商业经济

万秀区是梧州商业的老城区。宋代,便设坊进行贸易。明代,城区内有11坊市。其中以城南市和府东市最为热闹。此外,还有水上夜市。其时,饮食业相当兴旺,闹市都开设有粤式茶楼酒馆。梧州辟为商埠后,广东商人纷纷到梧州,在城区的沙街、四坊井、西门口一带设店经商,行、花纱行、特货行(指业)等经纪行业应运而生。英、葡、法、美等国商人也开设洋行、公司,倾销外国商品。至民国22年(1933年)城区有商行1000多家。商业税收,占广西财政收入30%。抗日战争前,从事商业的人员1万多人;萧条时,也有六七千人,为广西之冠。

解放后,辖区内设立有国营百货、纺织、烟酒、食品、五金交电、化工、盐业、石油等二级批发站和公司。至1956年,有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2000多个,其中集体、私营和个体居多。随后,向国营、集体过渡,网点撤并,到1965年,减少至260多家。“文化大革命”期间,网点继续减少。18年后,在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发展集体、私营和个体商业,恢复农副产品市场,开放日用品集市。室内市场逐步取代露天市场,较大型的市场有南中、钱鉴、桂北、大东、孔庙里、万寿宫市场。新落成上档次的酒家、饭店和市场有白云、北山、新世界、五丰、梧州、中环、国泰、电信、东盛、中山、南方、新洞天等10多家。建成服装、家电、家具、珠宝、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建材等10大专业批发市场和五金家电、日用百货、糖烟副食等18条商品批零专业街。利用沿江一带开设夜间饮食一条街。在民主路、西江路开发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的购物城和美食城。2001年,投资1000万元,在大东上路建成一条600多米长具有岭南骑楼特色,集旅游、观光、购物、饮食和休闲于一体的首条商业步行街,自当年6月开业一年,已有100多万游客到此观光购物.2002年10月20日,地处中山路的恒业国泰广场开业,场内共有店铺499间,知名品牌店有麦当劳、机车沙龙、茶庄、咖啡堡、书店、珠宝等近30个,为培育和发展梧州商业市场、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和建设东大门,打开东通道创造更有利条件。

财政税收

1987年前,城区财政由市财政局管理。1988年成立万秀区财政局.当年财政收入716.70万元。1993年,市场税收实行“谁投入,谁收益”的管理办法,当年完成2915.70万元。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推进了财税收入增长,同年税收2226.50万元。1995年,税收4149万元,比上年增加1.86倍。1996年以后,受经济环境影响,财政收入逐年减少。1999年以后,城区经济有序发展,财政收入逐步回升。2001年,财政收入6905万元,比1995年增加1.66倍;比1988年增加9.63倍.2002年,财政总收入6082万元。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商税收、企业所得税和专项收入。主要支出用于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文教卫生、部门事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城维费用、抚恤、社会救济、民兵事业费用等项目。

人民生活

民国时期,民众收入微薄,度日艰难。解放后,1950-1957年,组织居民开展生产自救,就业机会增大,生活较为稳定.1958-1961年,受自然灾害影响,居民节衣缩食。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维持温饱,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缓慢增长.80年代后,尤其1989-2000年,居民生活收入大幅度提高。截至200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21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04元。其中食品2046元,是1989年810.50元的2.52倍;衣着用品233元,是1989年91.36元的2.55倍;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338元;医疗保健248元;交通和通讯314元;教育和文化服务432元;居住841元。每百户拥有空调机20台、电冰箱66台、家用电脑12台。此外,彩电、洗衣机、音响、高级照相机、摩托车、汽车、手机等商品,已为众多居民家庭所拥有.200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37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116元;每百户拥有空调机29台,电冰箱71台,家用电脑17台.翌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2元.

社会业有所发展。至2001年,开设有老人院10家(其中公办2家、民办8家)。人住院人数332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432人(其中区属企业职工517人),达100%,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的要求。

市政建设

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城区境内开始建城筑墙,周长424米,面积1.12万平方米。唐武德四年(621年),城墙扩展为周年880米,面积4.84万平方米。宋开宝元年(968年),始建砖墙,周长1120米,面积7.84万平方米。明清年间,城墙几经构筑,扩展到周长2750米,高7.26米,有5门,东、北、南3面环境。民国14年(1925年),折城墙,建马路,在原城墙基及水塘上建成北环路、南环路、西环路、东环路、塘基街等30多条街道。解放前,市政建设比较落后,竹木结构民房居多,马路较狭窄。

20世纪50年代,先后建筑了河堤路大渠、中山路大渠、居仁市场和架设桂江浮桥及修建北山公园。到60年代,相继开辟钱鉴、塘源等工业区。修建了百花、北山2条隧道和中山路地下商场,扩大了城区的范围。18年后,城区建设按照市统一规划,边建设边调整。1992年后,在“拓宽大通道,发展大市场,建设大梧州”的思想指导下,改造旧城区,在沿河边和市商业中心兴建起国泰广场等多栋高层建筑。城区投入100多万元,整治小街小巷道路、美化绿化小区。建成和平三期工程,步行街一期工程。东正二期工程正加紧施工。新的住宅楼房遍布城区。2001年2月25日,河东防洪堤开始施工,投资总概算为3.24亿元,到2003年6月,工程已完成总投资2.90亿元,达到总投资的89.50%,全长3.71公里的挡水墙已按设计要求完成。2002年8月,梧州骑楼第一城纳入梧州建设广西东大门的第五项大工程。

截至1996年,城区有车行道44条,长3.62万米,面积31.73万平方米.其中水泥路面长7200米、面积8.60万平方米;沥青路面长1.08万米、面积10.18万平方米;泥石路面长7800米、面积5.08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8.25万平方米.小街小巷42条,由1949年长度4.11公里、面积1.18万平方米,发展到1995年长度70.27公里、面积26.90万平方米.至2001年,城区道路有48条,道路总长度为25.88公里,面积24.07万平方米。

交通运输

民国17年(1928年)和26年,城区有公共汽车营运,开办不久先后停业。1959年,有公共汽车2辆,营运线路长4.20公里。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相继兴建了桂江一、二桥,沟通河东与河西的交通.1995年9月,梧封(广东封开)一级公路通车,与广东省一级公路贯通.还建有百花隧道、北山隧道、龙船冲隧道、中山路地下商场(隧道),城区辖境架设有云龙大桥、鸳江大桥。桂江一桥、桂江二桥、莲花大桥和紫竹大桥.辖区内的水运,溯江而上623公里,经桂平、贵县,可达首府南宁;顺流东下408公里,可达广州。至香港、澳门等港,终年有300-500吨级船舶行驶。内河航线上常年航行着120-500吨级船舶。陆路的营运路线由50年代的梧(州)八(步)线、梧(州)玉(林)线扩展到桂、粤、湘等省区的地市城镇和乡村。1994年2月,辖境内梧州至广东,封开二级公路动工兴建(至翌年9月建成)。4月,“梧州号”客轮首航香港.1996年4月,动工修筑东环路和西江云龙大桥(1998年7月竣工通车)。2002年9月5日,城区东出口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开始施工。全长1.4公里,始于云龙桥头北岸,接于龙泉冲加油站.道路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设计,4车道,水泥混凝土结构。整个工程建设期为12个月,于2003年9月工程竣工。

2019年11月,万秀区上榜广西2019年度自治区级生态县(市、区)名单。

2017年2月21日,万秀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